(2021年真题)甲公司计划在2021年初构建一条新生产线,现有A、B两个互斥投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方案需要一次性投资30000000元,建设期为0,该生产线可用3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第1年可取得税后营业利润10000000元,以后每年递增20%。
资料二:B方案需要一次性投资50000000元,建设期为0,该生产线可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投产后每年可获得营业收入3500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8000000元。在投产期初需垫支营运资金5000000元,并于营业期满时一次性收回。
资料三: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25%,项目折现率为8%,已知:(P/F,8%,3)=0.7938,(P/F,8%,4)=0.7350,(P/F,8%,5)=0.6860;(P/A,8%,3)=2.5771,(P/A,8%,4)=3.3121,(P/A,8%,5)=3.9927。
资料四:为筹集投资所需资金,甲公司在202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1%,按年计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转换价格为每股20元。如果按面值发行相同期限、相同付息方式的普通债券,票面利率需要设定为5%。
要求:
(1)计算A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净现值、现值指数。
【提示】
本题解答过程中,以“万元”作为金额计量单位。
(2)计算B方案原始投资额、第一到第四年的现金净流量、第五年的现金净流量、净现值。
(3)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判断选择哪个方案。
(4)根据计算(3)的结果选择的方案,计算可转换债券在发行当年比一般债券节约的利息支出、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
(1)年折旧=3000/3=1000(万元)
第1年营业现金流量=1000+1000=2000(万元)
第2年营业现金流量=1000×(1+20%)+1000=2200(万元)
第3年营业现金流量=1000×(1+20%)2+1000=2440(万元)
净现值=2000/(1+8%)+2200/(1+8%)2+2440×(P/F,8%,3)-3000 =2000/(1+8%)+2200/(1+8%)2+2440× 0.7938-3000 =2674.87(万元)
现值指数=1+2674.87/3000=1.89
(2)原始投资额=5000+500=5500(万元)
年折旧额=5000/5=1000(万元)
NCF1-4=(3500-800-1000)×(1-25%)+1000=2275(万元)
或者:
NCF1-4=3500×(1-25%)-800×(1-25%)+1000×25%=2275(万元)
NCF5=2275+500=2775(万元)
净现值=2275×(P/A,8%,4)+2775×(P/F,8%,5)-5500=2275×3.3121+2775×0.6860-5500=3938.68(万元)
或者:
净现值=2275×(P/A,8%,5)+500×(P/F,8%,5)-5500=2275×3.9927+500×0.6860-5500=3926.39(万元)
说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是系数值不同造成的尾差,都属于正确答案。
(3)A方案年金净流量=2674.87/(P/A,8%,3)=2674.87/2.5771=1037.94(万元)
B方案年金净流量=3938.68/(P/A,8%,5)=3938.68/3.9927=986.47(万元)
A方案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应该选择A方案。
(4)节省的利息=3000×(5%-1%)=120(万元)
转换比率=100/20=5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 )。
企业在进行商业信用定量分析时,应当重点关注的指标是( )。
下列各项中,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的是( )。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
某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为了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决定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是( )。
一般而言,与融资租赁筹资相比,发行债券的优点是( )。
经营杠杆能够扩大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
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 )。
下列关于趋势预测分析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