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了多次土地改革,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
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A 项错误,《五四指示》是1946 年5 月4 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
B 项正确,在1928 年底,湘赣边区政府根据井冈山地区一年来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土地的没收和分配制度,旨在从根本上革去束缚中国农民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关系。
C 项错误,1929 年4 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这个土地法是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
D 项错误,1947 年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有: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②规定土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③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对一切对抗破坏土地法大纲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故正确答案为B。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关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 )。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最基本的前提是( )。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