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国考)申论->环境污染防治【背景链接】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

环境污染防治

【背景链接】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习近平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我们要直面问题,向污染宣战!——李克强

  我们的生产、建设、消费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落后的生产能力要坚决淘汰,而且必须淘汰,同时过度的消费方式要坚决摈弃。——李克强

  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李克强

  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李克强

  [原因]

  一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污染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积累了大量问题,形成了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二是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当前,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一些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北方地区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等等。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阻碍着经济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更满足不了人们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诉求。

  三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是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面临的挑战]

  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人口多,还有就是环境承载能力脆弱,我们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

  由于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易反复,部分企业和个人法治观念淡薄,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监管缺位,环境保护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各类环境问题仍处于多发态势。

  当前,我国正步入增速换挡、方式转变、结构优化、驱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污染防治,还包括发展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谋划、全面布局。

  [对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的基础,还是我们留给后人最好的财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为了保发展、保健康、保幸福。习

  一是筑牢绿色政绩观。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成为我国发展的底色。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以GDP论英雄,追求短期的政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干部要让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在头脑中落地生根,要树立“抓环保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对外开放”的意识,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项目、抓工作。要建立完整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为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环境问题终生责任追究制。

  二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是污染防治的核心工作。治理大气污染,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比重降下来。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也关系食品安全,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水污染宣战,拿出硬措施,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土壤污染处于“末端污染”,要抓“本”治“源”。不仅要从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着手,更要管住生产生活“上游”的土地规划、城乡规划。

  三是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每个人往往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治理污染不仅仅是政府工作,要让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强化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让其主动承担防治责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保障他们的话语权,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只有形成环境共治模式,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污染防治。

  【重要切入点】

  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就是核心竞争力。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从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看,政出多门、权责脱节、监管力量分散等问题明显存在,影响行政效能,削弱监管合力,环保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尚未充分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2.健康中国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人要满足呼吸、饮水、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须生活在由空气、水和土壤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基本环境要素哪一个出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影响。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那么水清天蓝地干净是保障健康的前提,是本钱的本钱。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治污需做好“发展加减法”

  2.治理污染 不讳疾方可得善医

  3.治污要靠企业 更要靠政府

  4.“向污染宣战”还需雷霆手段

  [精彩开头]

  示例一

  近年来,人民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从最早提出雾霾、PM2.5等关键名词,再到现在将PM2.5等列入日常生活考虑之中,这无疑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周围生活环境和自身身体健康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重视。治理环境污染,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圆梦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示例二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跳不出“GDP至上”的陷阱,为了经济数字好看、财政收入有靠,招商引资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不惜出台牺牲资源环境的土政策,让污染企业大行其道,成为备受呵护的“香饽饽”。在这样的治理生态下,环保部门要么无所作为,要么也加进去分一杯羹,滋生出以罚代管、靠罚养人的罚款经济。治污,亟需做好各地发展的加减法。

  示例三

  以往,或因担心引发恐慌,或是怕被追究责任,有些地方对于环境污染的习惯性做法是“捂盖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导致严重后果。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越来越幸福。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发展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是明珠弹雀,得不偿失。因此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污染防治。

  [精彩结尾]

  示例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示例二

  无论如何,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治理环境污染,只有用用雷霆手段,方显现菩萨心肠。治理污染,就得靠“通电高压线”般的制度设计、靠零容忍的坚决态度、靠动真碰硬的铁腕执行,如此,才能净化我们的呼吸、守护我们的家园。

  示例三

  能不能把环境摆在正确的位置,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检验着治理者的能力。不管是遥远山村的生态悲剧,还是城市里的“呼吸之痛”,都在警醒我们,“向污染宣战”亟须落实为行动,做好“发展加减法”,更需要从现在做起、从众人最期盼的地方做起。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更新时间:2022-07-22 17: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一天傍晚,小芳问在院里乘凉的姥姥姥姥,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姥姥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芳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姥姥说不对。小芳陷入了迷惑。

以下哪句话与姥姥的意思最为接近?()

  • A.明天可能不地震
  • B.明天可能地震
  • C.明天不可能不地震
  • D.明天不可能地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娱乐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的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娱乐手段,又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娱乐体育的一项是( )。

  • A.几年来,某地每年举办国际风筝节,每次都举行放风筝比赛
  • B.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某新建公园举办了一次大型钓鱼比赛
  • C.北京奥运会前夕,不少单位组织员工进行拔河比赛
  • D.为了促进中国篮球事业发展,中国篮协每年都举办CBA比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融资指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这一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的一项是( )。

  • A.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 B.某企业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新建生产线
  • C.政府发放国债投资建设高速铁路
  • D.某公司所有股东对其公司追加投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拟制血亲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本无血缘关系,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其为亲戚关系,在我国,拟制血亲关系仅指《婚姻法》《收养法》明确规定的情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拟制血亲关系的一项是( )。

  • A.在同一户口簿上的养父与养子
  • B.孤儿院的保育员与孤儿
  • C.义父与义子
  • D.丈夫的私生子与妻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