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经过:
某施工企业承建一个住宅项目,该项目位于居民密集区域,总建筑面积30000m2,地上16 层,地下2 层,采用筏板基础,主体为剪力墙结构。
施工现场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供配电干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及进楼电源采用电缆直埋设计,动力和照明配电箱合并设置在同一配电箱,同路配电。
电缆线路和室内线路均做短路保护措施。
现场钢筋切割机由与其相距5m 的开关箱直接控制。
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 的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 瓶氧气和2 瓶乙炔,分别放置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 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旁边1 名工人正在休息吸烟。
2.事故原因
(1)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管理不力,尤其是对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职工冒险、违章作业等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差,安全技术交底未能有效落实,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和管理不到位.
(2)安全教育不到位,对职工未进行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导致其缺乏必要的安全和技术基本素质。施工人员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思想麻痹,心存侥幸,冒险违章作业,忽视防范措施,不能正确应对、判断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监理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缺失。事发前两天,现场安全监理人员虽然提出了部分事故隐患整改要求,但是没有进一步予以落实。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案例中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用电检查评定的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都包含哪些内容?
3.简述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其送电操作和停电操作顺序。
4.指出本案例中焊接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
5.简述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1】
(1)安全隐患:动力和照明配电箱合并设置在同一配电箱,同路配电。
理由: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
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2)安全隐患:电缆线路和室内线路均做短路保护。
理由:电缆线路和室内线路除了做短路保护。还应做过载保护。
(3)安全隐患:现场钢筋切割机由与其相距5m 的开关箱直接控制。
理由: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2】
保证项目:检查评定项目中,对施工人员生命、设备设施及环境安全起关键性作用的项目
一般项目:检查评定项目中,除保证项目外的其他项目。
保证项目:
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线路,配电箱与开关箱
一般项目:
配电室与配电装置,现场照明,用电档案
【3】
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
其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其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4】
(1)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存在安全隐患,
应分类储存,分开放置。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
(2)2 名工人正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旁边1 名工人正在休息吸烟存在安全隐患
要有防火要求,易引起氧气瓶、乙炔瓶自燃或爆炸。
【5】
(1)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3)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4)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5)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