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原油经东(营)青(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青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青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原油随着轻油馏份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m、温度为150~300℃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水层时,罐底部积水、原油中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另一座相同结构4号油罐顶部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m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t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海洋污染。
根据以上场景,请给出该类事故防范措施。
防范该类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切实解决问题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5)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科技,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6)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定必要消防、抢救、疏散、撤离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