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J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企业。  2011年

J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企业。

  2011年,J公司有员工780人,其中含安全管理人员3人和L劳务公司劳务派遣人员150人,2011年度,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1人重伤、2人轻伤。其中:一起事故由L劳务公司劳务派遣人员违章造成,导致1名劳务派遣人员轻伤。

  J公司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采购运输,分拣清洗、浸泡灭酶、预冷却、布料、蒸制、速冻、包装和冷藏等。主要原料及辅料有: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水、天然气、液氨、柴油、食品添加剂等。

  J公司主要建(构)筑物有:综合办公楼、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冷库、配送库、车库、锅炉房、变电所等。主要设备设施有:冷藏冷冻车20台、货车50台,叉车20台、冷库设施(制冷剂为液氨)1套、10t/h燃气(天然气)蒸汽锅炉2台、电梯2部、2000kV·A干式变压器2台、分拣设备1套、加工设备1套、以及包装物生产设备及热力、制冷管网等。

  J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以书面形式对员工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告知。[2012年真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J公司2011年度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列出J公司主要设备中特种设备。

  3.辨识J公司生产工艺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4.指出L劳务公司派遣人员违章事故事故责任主体并说明理由。

  5.列出J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察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计算,属于对知识实际应用,重点在对公式记忆。

  (1)千人重伤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造成重伤人数。其计算公式为: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员数)×103。

  则J公司2011年度重伤人数为1人,从业人数为780人,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员数)×103=1/780×103=1.28。

  (2)百万工时伤害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伤害人数。其计算公式为: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6。

  则J公司2011年度受伤人数为3人,实际总工时为780×(365-115)×8=1560000,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6=3/[780×(365-115)×8]×106=1.92。

2.本小题主要考察特种设备类型,属于记忆性内容,简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J公司主要设备中特种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电梯,压力管道,叉车,压力容器。

3.本小题主要考察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属于记忆性内容。

  J公司生产工艺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有:

  (1)化学因素:①生产性粉尘;②化学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物理因素:噪声、辐射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因素包括:

  (1)化学因素。

  ①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②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2)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4.本小题主要考察事故责任主体,属于记忆性内容,比较简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L劳务公司为J公司提供劳务输出,派遣人员安全管理由J公司负责。L劳务公司派遣人员违章事故事故责任主体是J公司。

 

  事故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单位或者人员。按照安全生产生产主体和监管主体划分,事故责任主体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人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员包括应负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负有监管职责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人员包括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失职、渎职和应负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等。

5.本小题主要考察综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相对较多,容易遗漏。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而J公司属于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因此J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10)应急预案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3)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4)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2-07-22 17:0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 A.10日
  • B.15日
  • C.1个月
  • D.2个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 A.食品加工公司
  • B.建筑施工公司
  • C.钟表制造公司
  • D.服装加工公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1个月内开工
  • B.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有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 C.中止施工满3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 D.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 A.总承包单位
  • B.具体施工的分包单位
  • C.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
  • D.分包单位的项目经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B.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C.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委托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 D.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 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 C.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 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当对周某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 B.应当对该公司处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可以对周某和该公司同时给予罚款
  • D.周某终身不得担任任何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 A.某大型商场有120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各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B.某旅游公司有105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C.某客运公司有95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某仓储企业有150名员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4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E.某煤矿企业有450名员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10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

  • A.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如实记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