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化工安全->2003年9月5日上午,河南省某运输公司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

2003年9月5日上午,河南省某运输公司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化肥厂充装液氨。车主卢某是个体运输业主,挂靠在该公司,因罐车自带液氨充装软管与该化肥厂液氨充装系统接口连接不匹配,就向一旁同在该化肥厂等待灌装液氨江西省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杨某借用充装软管。9时30分左右,在充装过程中,装卸软管液相管突然爆裂,大量液氨外泄,瞬间液氨汽化,白雾顿时向周围扩散。此时,正在一旁工作或等候充装人员共有4人:河南罐车司机、河南罐车车主卢某、该化肥厂液氨充装员、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杨某。事故发生后,其中3人迅速跑离现场,河南罐车车主卢某因躲避不及,中毒倒地,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事故发生后,由该化肥厂主管部门牵头,安全、质监、工会、公安等部门参加,组成了事故调查组,聘请了技术专家,对事故全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

  (1)事故发生时该化肥厂液氨充装系统没有超压,氨球罐安全阀没有起跳,液氨罐车及装卸软管设计压力为2.16MPa,高于该化肥厂充装系统工作压力,经专家认定,排除了系统超压充装。

  (2)爆裂液相软管断裂成3节,其外表有破损痕迹,内层网状钢丝锈蚀严重,橡胶具有老化特征。经专家认定软管存在质量问题,也是发生事故直接因素。萍乡市某厂有2套液氨装卸软管,一套是随罐车配带,另一套是从湖南省某贸易公司购买,2套软管经常更换使用。从湖南省购买这套软管,既无产品合格证,也没有制造单位,属“三无”产品。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到湖南调查,发现这家贸易公司已经关闭,在工商部门注册已经注销,店主不知去向。萍乡市某厂2套软管,其中有一套在2002年11月6日随罐车一起经过有关法定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结果为液相管合格,气相管不合格。由于检测单位没有在经过检测软管管体上注明检测标志,时间一长,以至无法判定这2套软管是哪一套经过了检测,哪一套没有经过检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使用装卸软管是不合格或者是没有经过检测软管,并且还将这种装卸软管外借他人使用。

  (3)按照《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第四十七条规定,汽车罐车随车必带文件和资料包括:汽车罐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押运员证、准运证、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以及运行检查记录本和汽车罐车装卸记录等。而事故罐车提供不出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交通部门颁发押运员证、汽车罐车准驾证,使用证参数与罐车铭牌参数不符。后经查实,事故罐车车主卢某没有经过安全培训,罐车没有登记,“六证”不全,罐车为非法运输罐车,不具有运输液氨资质。

  (4)充装现场不具备必要充装条件,该化肥厂在汽车罐车充装站没有配备液氨充装软管,没有计量装置,没有装备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没有安装气体泄漏自动切断联锁装置;安全措施不到位,充装人员在没有认真审查清楚罐车是否具有充装资质情况下,就给罐车充装液氨,工作严重失职。

  根据以上场景,试提出该事故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该事故经验教训主要包括:

  (1)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根据规定要求,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一定要经过安全技术教育,熟悉其所运输介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有关要求,具备处理事故和异常情况能力,坚持按规定持证上岗,在各项安全条件都具备情况下,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而事故罐车车主是非法经营,由于没有参加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对液氨化学性质以及液氨对人体危害性认识不足,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

  (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液氨充装站应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生产工艺、设备或设施,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合格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本案例中,该化肥厂充装站存在设计施工中安全隐患,如:充装站选址不合理,有效空间小,不利于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充装设施不规范,没有自动紧急切断系统等。

  (3)各相关单位应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对“六证”不全汽车罐车坚决不予充装。目前不少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为了能使产品尽快出售,对汽车罐车“六证”检查不严格,对“六证”不全运输罐车也进行充装,这样做是对违规行为放纵,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时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严重隐患。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精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认真检查“六证”,对“六证”不全罐车坚决不允许充装;各级执法机构,要加强监察执法力度,发现问题要坚决纠正;被挂靠单位也要加强对挂靠车辆安全管理,尤其是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这种特殊车辆,更要严加管理。

  (4)液化气体充装软管爆裂伤人事故是非常典型事故,事故率较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各级安全执法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强压力管道,尤其是像液化气体充装软管这种类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检测机构应在经过检测合格软管管体上标注合格标志,充装使用单位在看到这种标志后才可使用。

  (5)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指导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通过这起事故,对全厂各个岗位进行排查,查找事故隐患,发现后坚决整改,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进行。

更新时间:2022-07-26 03:4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 A.10日
  • B.15日
  • C.1个月
  • D.2个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 A.食品加工公司
  • B.建筑施工公司
  • C.钟表制造公司
  • D.服装加工公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1个月内开工
  • B.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有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 C.中止施工满3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 D.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 A.总承包单位
  • B.具体施工的分包单位
  • C.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
  • D.分包单位的项目经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B.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C.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委托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 D.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 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 C.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 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当对周某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 B.应当对该公司处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可以对周某和该公司同时给予罚款
  • D.周某终身不得担任任何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 A.某大型商场有120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各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B.某旅游公司有105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C.某客运公司有95名员工,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某仓储企业有150名员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4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E.某煤矿企业有450名员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10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

  • A.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如实记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