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实务金属冶炼安全->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 该企业生产工序
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
该企业生产工序为:冷轧前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入口步进梁上。在此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开卷,再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部分,由夹送辊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前一卷带钢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再经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而后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工序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然后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
用于生产冷轧产品钢卷,按照预定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机械性能。退火后钢卷完全冷却后(≤40℃),用汽车运到成品库,包装入库。
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钢卷鞍座上。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前一卷带钢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工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镀锌后再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热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
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动力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力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
根据以上场景,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
(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①人因素
a.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②物因素
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③环境因素
a.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b.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c.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d.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④管理因素
a.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b.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c.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d.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e.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f.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2)上述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物因素:
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a.热轧原料吊装:电危害、噪声等;
b.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
c.酸洗、烘干:运动物危害;
d.冷轧:噪声、电危害;
e.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
f.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
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a.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可引起中毒)等;
b.酸洗、烘干:酸雾、酸(可引起腐蚀);
c.热镀锌:一氧化碳(可引起中毒)、碱(可引起腐蚀);
d.动力设施:煤气(可引起中毒、爆炸)。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