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实务金属冶炼安全->H铸钢公司有职工4000人。2009年1月17日7时15分,
H铸钢公司有职工4000人。2009年1月17日7时15分,H铸钢公司发生中频电炉钢水喷炉灼烫事故,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90余万元。
2009年1月16日23时,H铸钢公司夜班工人根据当日生产安排,开始通电熔化。17日3时40分,第1炉钢水熔化完毕,存放于3号保温炉中,接着熔化第2炉。熔化初期,在电炉底部已有部分钢水情况下,本应根据工艺要求向炉内不断添加直径不大于250 mm小块废钢,并用铁棍捣料作业。操作工为了达到降低劳动强度目,减少向炉内加料和捣料次数,在当班车间主任李某安排下,通过行车将未经切割加工、不符合熔炼工艺规定要求大块铸件冒口料(直径750 mm,高度600 mm,质量约2.5t)吊至炉口旁,再由李某和炉前操作工纪某扶着吊人炉内进行熔化。因冒口截面尺寸及质量太大,熔化速度太慢,顶部结壳搭桥。李某安排行车司机从3号保温炉内取出约700kg钢水,由纪某配合倒人1号电炉内,以期用钢水化开顶部结壳,倒人钢水后,不但未能化开结壳,反而受顶部结壳急冷很快凝固,使顶部结壳更厚,电炉继续加热,炉内钢水温度已达到1500℃以上,炉内气体不断受热膨胀,电炉内剧烈发生气体无法排出,7时15分左右,发生钢水喷炉事故,因钢水喷溅灼烫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问题1]
分别列式计算H铸钢公司2009年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2]
H铸钢公司电炉车间应设置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内容。
[问题3]
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问题4]
列出H铸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问题1]
[问题2]
H铸钢公司电炉车间应设置安全标志及其提示内容:
(l)禁止标识。“禁止靠近”“禁止停留”“禁止酒后上岗”。(2)警告标识。“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当心吊物”。(3)指令标识。“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工作服”。(4)提示标识。“安全出口”。
[问题3]
本次事故暴露出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l)未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2)无视安全操作规程。(3)生产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或安全人员监督。(4)违章指挥,冒险作业。(5)疏于教育培训,安全意识薄弱。(6)出现问题后,处置措施错误。
[问题4]
H铸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l)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