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经出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规划设计

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经出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容积率。确需变更规划条件确定容积率建设项目,应遵循( )。

  • A.由使用单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变更理由
  • B.在本地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必要时应组织听证
  • C.经专家论证、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依法提出容积率调整建议并附论证、公示(听证)等相关材料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D.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从建立专家库中随机抽调专家,并组织专家对调整必要性和规划方案合理性进行论证
  • E.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根据变更后容积率向土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土地出让收入补交等手续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B、D、E
本题解析:

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经出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容积率。确需变更规划条件确定容积率建设项目,应根据程序进行:①建设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变更理由;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从建立专家库中随机抽调专家,并组织专家对调整必要性和规划方案合理性进行论证;③在本地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必要时应组织听证;④经专家论证、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依法提出容积率调整建议并附论证、公示(听证)等相关材料报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⑤经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后续规划审批,并及时将依法变更后规划条件抄告土地管理部门备案;⑥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根据变更后容积率向土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土地出让收入补交等手续。

更新时间:2022-08-23 12:5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城乡规划原理,每日一练,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4

  • A.东侧或西侧
  • B.南侧或北侧
  • C.东南侧或西北侧
  • D.东北倾斜或西南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属于全球或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基本特征的是( )。

  • A.作为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集中地
  • B.具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
  • C.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
  • D.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新世纪以来,为保障法定规划的有效实施,避免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失控,我国开始实施( )。

  • A.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战略
  • B.城乡统筹规划
  • C.城乡规划督查制度
  • D.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型制在哪个时期就已经成了雏形?( )

  • A.夏
  • B.商
  • C.周
  • D.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1956年《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最重要的城市规划法规性文件
  • B.内容包括设计文件及协议的编订办法
  • C.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资料、规划设计阶段、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 D.由国家建委颁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夏代的城市建设已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等
  • B.西周洛邑所确定的城市形制已基本具备了此后都城建设的特征
  • C.“相天法地”的理念在咸阳的规划建设中得到了运用
  • D.汉长安城的布局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形成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抗震规划编制必要性及方针内容表述,正确是( )。

  • A.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专业规划
  • B.城市抗震规划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C.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 D.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 E.抗震设防区城市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要求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行政许可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必须遵循原则是( )。

  • A.分级管理原则
  • B.权责统一原则
  • C.便民原则
  • D.自由裁量原则
  • E.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由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有( )。

  • A.蔬菜生产基地
  • B.农业科研、科学试验田
  • C.基本农田以外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
  • D.自留山地超过三十五公顷
  • E.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四条原则包括( )。

  • A.教育原则
  • B.惩罚原则
  • C.责任法定原则
  • D.责任自负原则
  • E.教育与惩罚结合原则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