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等人与李某在某出租屋内聚赌(仅用现金),聚赌过程中,甲认定李某存在“出老千”行为,于是伙同乙等人在该出租屋限制李某人身自由。其间,甲、乙对李某进行殴打,并用透明胶将李某的手脚捆绑、嘴封上,甲搜身李某,搜得3000元,并向李某索取赌博所赢的款物,甲逼问李某手机及银行卡密码,李某说出错误密码被甲、乙等人继续殴打,后李某说出正确密码,发现账户中有4.7万元,甲以为自己索取赌资,不构成抢劫罪,便让李某拿出4.5万元作为“赔偿”。甲不成立抢劫罪
  • B.2009年至2013年,甲长期在自家经营的卤肉加工作坊内,使用松香加工卤肉制品。某日,甲在作坊内使用松香加工卤肉制品时,被当地民警当场查获。经查明,用松香制作的食品,属于《食品安全法》第28条第1项所禁止的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即便甲不知道松香制作的食品属于有毒、有害食品,甲仍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C.甲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但不知道是否构成犯罪,于是咨询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甲的行为构成犯罪。甲因不具有违法认识可能性,不构成犯罪
  • D.甲在从事金融领域工作时,不知道其将要实施的行为是否触犯刑法,于是上网查询了相关判例,发现法院关于该行为的判例存在分歧,A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该行为构成犯罪,而A市所在地的B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该行为无罪,最终,甲还是实施了该行为,事实上该行为构成犯罪。甲具有违法认识可能性,构成犯罪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B
本题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本案,各参赌人仅用现金赌博,也即各参赌人所输给乙的赌资全部是现金。甲现场搜得李某身上现金才3000元,而甲、乙等人抢李某的钱款还包括银行卡账户上的4.5万元,共4.8万元,远远超出其当日所输赌资。因此,甲的行为不适用该规定,其行为构成抢劫罪。 甲以为自己是索取的是赌资,不构成抢劫罪,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问题,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A错误。

甲是否知道松香制作的食品属于有毒、有害食品,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问题。对于在法的特别规制领域进行活动时,行为人必须努力收集相关法律情报,如果没有认真收集,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实施的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应以犯罪论处。本案中,甲长期从事食品加工,有义务努力收集相关法律情报,《食品安全法》对外公开,甲一查便知,该违法性认识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即便甲不知道松香制作的食品属于有毒、有害食品,甲仍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正确。

在行为人对法状况产生疑问时,如果咨询了官方意见,因信任官方意见而产生错误认识,可以阻却犯罪。但本案中,甲咨询的是律师,律师并非属于官方机构,其意见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这代表不了公信力,因而不能阻却犯罪故意,故甲仍成立犯罪。C错误。

当行为人对法状况产生疑问,査询相关判例,发现判例有分歧时,遵从了上级法院的判例而产生了违法性认识错误的,阻却犯罪故意。本案中,甲根据B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与其将要实施的行为相同的行为无罪,而实施了犯罪行为,不具有违法认识可能性,阻却犯罪故意,因此,甲不成立犯罪。D错误。

更新时间:2022-08-29 02:4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 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 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C.丙在自已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 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 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 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 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彳度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甲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若丙公司对变更土地登记行为不服,应当自2008年3月3日起3个月内起诉
  • C.丙公司与某典当行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是本案的审理对象
  • D.对市国土局与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性质,法院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门面租赁费
  • B.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
  • C.张某无法经营的经济损失
  • D.停业期间张某依法缴纳的税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应只对孙某执行撤职处分
  • B.应同时降低孙某的级别
  • C.对孙某的处分期为36个月
  • D.解除对孙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周某
  • C.李某
  • D.朱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人民法院
  • B.公安机关
  • C.监狱
  • D.基层组织或其所在单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朱某
  • C.李某
  • D.周某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 C.乙既不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 D.乙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为“不法”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 C.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 D.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