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当防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防卫意思与避险意思都属于主观的正当化要素,涉及的问题都是成立违法阻却事由时是否以存在主观的正当化要素为必要条件。根据学说观点的不同,存在防卫意思必要说(通说)与防卫意思不要说(有力观点),避险意思必要说(通说)与避险意思不要说(有力观点)的对立。但釆用防卫意思必要说时,一定会釆用避险意思必要说;采用防卫意思不要说时,也一定会采用避险意思不要说。A项正确。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根据实施过当行为时的主观心态不同,分别成立相应的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B项正确。
成立正当防卫时,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即便犯罪行为已经既遂,但刚刚既遂后防卫人立即进行追捕、挽回损失的,也属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而不是事后防卫。换言之,构成犯罪的不法侵害即便已经既遂,仍然有正当防卫的余地。C项错误。
满足正当防卫的其他条件,只是不满足防卫行为的必要性或均衡性时,成立防卫过当。若不满足正当防卫的其他条件,则既不成立正当防卫,也不成立防卫过当。例如,不满足急迫性要件的,无论是事前防卫还是事后防卫,都不是正当防卫,也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所以不能按照第20条第2款“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项错误。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