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没有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甲的告知行为并不会使乙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故不成立敲诈勒索罪。A项错误。
从敲诈勒索的角度看,行为人发出的威胁,是否实际上真正的可能实现,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只要被害人应该会对此当真而且事实上也当真,就已经足够了。对于本题中的被害人处分财产而言,既是受到威胁的影响,也是受到欺骗的影响。换言之,行为人的欺骗除了用来发挥威胁的强制力量之外,还有一种使被害人自我损害的意义,或者说,被害人处分自己的财产,同时也是根据一种与强制力无关的错误判断。乙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B项错误。
甲的行为系因农村征地中对土地补偿费不满而引发的纠纷,甲系作为村民主张自己的民事权利,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敲诈勒索罪。C项错误。
以不雅视频相要挟,使他人陷入心理恐惧,向他人提出借款要求,且还款期满后有能力归还而不归还的,属于敲诈勒索。乙以不雅视频相要挟向甲提出“借款”。甲乙丙素不相识,对乙的还款能力没有任何了解,甲是出于对其被拍摄性爱视频事情败露的担心,而被迫答应借款,乙成立敲诈勒索罪。D项正确。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