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甲在某市A县实施盗窃被立案侦查,A县公安机关决定拘留甲.但甲

甲在某市A县实施盗窃被立案侦查,A县公安机关决定拘留甲.但甲此时已逃至B县亲戚家躲藏起来,A县公安机关遂赴B县实施拘留,下列关于拘留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A县公安机关抓获甲后,必须立即将甲送A县看守所羁押
  • B.A县公安机关拘留甲后。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A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A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拘留后7日
  • C.在B中,由于A县公安机关跨县追捕甲,甲应当属于流窜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A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 D.在B中,如果A县公安机关发现甲盗窃时还有乙进行协助,经A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甲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B、D
本题解析:

一般来说,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如果是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有可能无法及时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管辖地,此时应当在宣布拘留后立即将其送抓获地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待到达管辖地后,应当立即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A项中,甲在A县盗窃后逃至B县,A县公安赴B县拘留属于异地执行拘留,若无法及时回到A县,A县公安应当在24小时内将甲送B县看守所。A项说必须立即将甲送A县看守所羁押是错误的。

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拘留一般为3日,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7日。如果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涉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这里所说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可见,B项说拘留可以由3天延长至7天,正确。

对于流窜作案的,拘留时间确实可以达到30日。但流窜作案不仅需要跨市、县,还要连续作案才行,本案甲只是赴B县亲戚家躲藏,并没有连续作案,不属于流窜作案,拘留时间自然不可以延长至30日,C错误。

发现乙协助甲盗窃,意味着本案属于有2人以上的结伙作案,拘留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D正确。

更新时间:2022-08-16 21:5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 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 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C.丙在自已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 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 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 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 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彳度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甲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若丙公司对变更土地登记行为不服,应当自2008年3月3日起3个月内起诉
  • C.丙公司与某典当行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是本案的审理对象
  • D.对市国土局与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性质,法院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门面租赁费
  • B.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
  • C.张某无法经营的经济损失
  • D.停业期间张某依法缴纳的税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应只对孙某执行撤职处分
  • B.应同时降低孙某的级别
  • C.对孙某的处分期为36个月
  • D.解除对孙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周某
  • C.李某
  • D.朱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人民法院
  • B.公安机关
  • C.监狱
  • D.基层组织或其所在单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朱某
  • C.李某
  • D.周某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 C.乙既不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 D.乙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为“不法”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 C.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 D.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