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关于贪污贿赂类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贪污贿赂类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县县长甲为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诸多外商投资项目精简手续,提供优惠政策。后一些老板听闻其退休后,为感谢甲在任时提供的诸多便利,向其赠送若干贵重财物,但双方在甲退休前均未约定,故甲不构成受贿罪
  • B.某市市长乙带团前往国外考察,考察期间接受了当地官员赠送的名贵手表一块,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但乙因十分喜爱该手表并未交公,乙构成贪污罪
  • C.某局副局长丙负责该局办公大楼重建的招标工作,老板钱某送给丙10万元请求丙在招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其生产的合格产品,因钱某谋取的是正当利益,故钱某不构成行贿罪
  • D.某国有企业出纳员丁,借管理单位备用资金之便,以假账方式虚构了50万元的资金用途,本想等一段时间之后无人发现便将资金转走。不料,单位进行突击审计,丁的行为被审计人员发现,因丁并未实际转移该笔资金,故丁构成贪污罪未遂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B、D
本题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先为他人谋取利益,后仍在职时收受他人财物的,即“事后(在职时)受财”的,构成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即便收受财物时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也以受贿罪论处。但是,事前无约定,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利益,离职后他人才给予财物的,不成立受贿罪。县长甲属于“事后受财”,但接受财产时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事前也没有约定,所以不构成受贿罪,A项正确。

根据《刑法》第394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市长乙收受的手表属于对外交往中接受的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构成贪污罪。B项正确。

成立行贿罪,必须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行贿的,不构成行贿罪。所谓“不正当利益”,是指任何性质、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利益,包括机会上的不正当利益。钱某生产的产品虽然合格,符合招标要求,但以金钱交易的方式请求丙在招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釆用其产品,仍然属于谋取了不正当利益,此时表现为机会上的不正当利益。钱某构成行贿罪。C项错误。

丁是国有企业的出纳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假账方式虚构了50万元的资金用途”,表明其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产的目的。由于资金实际上没有被转移,所以丁尚不构成贪污既遂,只构成贪污未遂。D项正确。

更新时间:2022-09-09 12:2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 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 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C.丙在自已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 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 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 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 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彳度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甲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若丙公司对变更土地登记行为不服,应当自2008年3月3日起3个月内起诉
  • C.丙公司与某典当行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是本案的审理对象
  • D.对市国土局与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性质,法院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门面租赁费
  • B.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
  • C.张某无法经营的经济损失
  • D.停业期间张某依法缴纳的税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应只对孙某执行撤职处分
  • B.应同时降低孙某的级别
  • C.对孙某的处分期为36个月
  • D.解除对孙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周某
  • C.李某
  • D.朱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人民法院
  • B.公安机关
  • C.监狱
  • D.基层组织或其所在单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 A.王某
  • B.朱某
  • C.李某
  • D.周某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 C.乙既不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 D.乙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用题干

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请回答93-94题。

  • A.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为“不法”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 C.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 D.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