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活性炭制造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柱子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不燃性材料,房间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为0.50h的难燃性墙体。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4m,长度为90m,宽度为60m,厂房设置多部敞开楼梯间,保证厂房内最不利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60m,厂房周围设宽度为5m的消防车道,距厂房外墙的间距为6m,并沿厂房的北侧和东侧连续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距离东侧外墙12m处为二级耐火等级的木器加工厂,距离南侧外墙30m处有一座二级耐火等级的3层图书馆(藏书60万册),西侧6m有一座单
1.1)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2)存在的问题:二级耐火等级的房间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为0.50h的难燃性墙体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二级耐火等级的房间隔墙的构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75h的难燃墙体或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性墙体。
2.1)存在的问题:活性炭厂房与图书馆之间的防火间距为30m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该图书馆为重要公共建筑,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
2)存在的问题:活性炭制造厂房与机油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仅为6m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活性炭制造厂房与机油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3)存在的问题:消防救援场地沿厂房的北侧和东侧设置,厂房北侧外墙设置一座为厂房服务的分控制室(长6m,进深5m),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3.1)存在的问题:该活性炭制造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设在地下不符合规范要求。解决方案:将活性炭制造厂房搬出地下,或将活性炭制造的火灾危险性降低为丙、丁、戊类厂房。
2)存在的问题:厂房首层靠外墙部位设置300m2的办公室、休息室,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爆墙与车间分隔,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办公室、休息室移出厂房独立建造或贴邻,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贴邻建造时,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3)存在的问题:顶层靠外墙部位设置储存4昼夜的中间仓库储存原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中间仓库的储量降低到不大于1昼夜的量。
4.1)存在的问题:厂房采用敞开楼梯间进行疏散,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敞开式楼梯改造成封闭楼梯间或防烟式楼梯间和设置室外楼梯。
2)存在的问题:厂房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为60m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或将室内最不利点到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改为50m以内。
5.1)存在的问题:厂房地面采用普通水泥地面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活性炭制造厂房属于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设施,将水泥地面做成不发火花的地面。
2)存在的问题:活性炭制造厂房采用砖混结构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承重结构改为钢框架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架结构。
某市拟建一城市交通隧道,设计隧道内附设地下设备用房,平时较少有人员出入,该场所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的商场,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的作用面积不应小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根据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分为特级负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属于灭火器设置中危险级的民用建筑场所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某建筑物高120m,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 ㎡,下列关于该建筑消防救援设施布置的说法, 正确的有( )。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下列联动控制设计中,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