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装配厂房,长80m,宽50m,地上3层,地下1层,每层层高6m。楼板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不燃性材料,承重墙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不燃性墙体。厂房首层为汽车装配车间,二层为汽车座椅加工车间,三层为汽车电子设备组装车间,地下1层为汽车仪表加工车间。
该厂房每层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墙平均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工作人数不超过290人),并采用乙级防火门进行连通。由于物料运输原因,在厂房三层防火分区分隔处的防火墙上(长33m)设置一道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卷帘(长15m)
1.1)首层的汽车装配车间火灾危险性为戊类,二层的汽车座椅加工车间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三层的汽车电子设备组装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地下的汽车仪表加工车间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2)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3)该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2.1)存在的问题:在厂房三层部分防火墙(长33m)上采用的防火卷帘代替(长15m)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防火卷帘长度改为不大于11m或全部设置成防火墙。
2)存在的问题:该厂房防火墙采用乙级防火门进行连通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防火墙上的门改为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3)存在的问题:厂房在顶层东侧设置了员工休息室,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设置向内开启的弹簧门与车间连通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将员工休息室的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提高到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将双向弹簧门改为乙级防火门。
4)存在的问题:中间储罐楼板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分隔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中间储罐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与1.50h的楼板分隔。
3.1)存在的问题:每厂房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部1.1m的封闭楼梯连通上下各层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该厂房每层划分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工作人数为290人,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为290×2×0.8/100=4.64m,实际设计疏散楼梯宽度为4×1.1=4.4m。其设置疏散楼梯的疏散总净宽度不符合疏散总净宽的要求。
2)存在的问题:A防火分区利用通向B防火分区的乙级防火门作为其一个安全出口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3)存在的问题:首层中间储罐(润滑油)房间,通向车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案:应将乙级防火门改为甲级防火门。
4)存在的问题:首层设置3个疏散门不符合规范要求。解决方案:每层划分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应该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首层设置4个宽度为2m的疏散门。
某市拟建一城市交通隧道,设计隧道内附设地下设备用房,平时较少有人员出入,该场所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的商场,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的作用面积不应小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根据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分为特级负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属于灭火器设置中危险级的民用建筑场所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某建筑物高120m,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 ㎡,下列关于该建筑消防救援设施布置的说法, 正确的有( )。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下列联动控制设计中,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