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m2,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m2,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m2,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为4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请结合案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2.简述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
3.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是什么?结合该大型会展建筑的特点,请确定该类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4.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应如何确定?
5.本项目安全出口的设计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1.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答案: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如下所述:
(1)火灾场景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是最大的火灾场景;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
(2)火灾场景须能描述火灾引燃、增长和受控火灾的特征以及烟气和火势蔓延的可能途径、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所有灭火设施的作用、每一个火灾场景的可能后果。
2.简述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
答案:本项目中,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包括:
(1)建设单位提交申请材料。
(2)工程项目管辖地公安消防机构初审核。对经初审同意的,书面报送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做出是否同意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复函。
(3)建设单位委托符合条件的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
(4)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共同研究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性能判据。
(5)对于性质重要的工程项目的性能化设计评估,可根据需要由另一家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进行复核评估。
(6)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召开论证会的材料。
(7)工程项目管辖地公安消防机构初审。对经初审同意的,书面报送省级公安消防机构。
(8)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做出是否组织专家论证的决定,如同意则由省级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9)当专家组认为设计方案存在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或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时,应做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后,由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再次组织专家论证。
(10)专家论证会组织单位应将专家组论证意见形成专家论证会议纪要,并印发有关单位。
3.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是什么?结合该大型会展建筑的特点,请确定该类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答案:(1)建筑防火设计的总目标应在进行性能化设计开始之前作为设计的重点问题,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委托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消防安全技术咨询机构等共同研究确定。建筑的消防安全总目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①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②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③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④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的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⑤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
⑥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
⑦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视其使用功能、性质及建筑高度而有所区别,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几个目标中确定一个或者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并列出其他目标的先后次序。
(2)结合该大型会展建筑的特点,该类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分别为:
①主要目标包括: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同时为消防救援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次要目标包括:避免引燃相邻建筑物、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商业运营中断、减少火灾对环境的污染。
4.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应如何确定?
答案:火灾载荷密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火灾荷载密度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衡量建筑物室内所容纳可燃物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荷载密度直接决定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可分为固定可燃物和容载可燃物两类。固定可燃物的数量很容易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准确地求得。容载可燃物数量很难准确计算,一般由调查统计确定。
5.本项目安全出口的设计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1)本项目安全出口设计的不妥之处是: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为4m。
(2)理由: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5.2条规定,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本案例中,该建筑内安全出口的举例均为4m小于5m,故不符合规定。
某市拟建一城市交通隧道,设计隧道内附设地下设备用房,平时较少有人员出入,该场所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的商场,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的作用面积不应小于( )m2。
下列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性墙体的有()
根据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分为特级负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属于灭火器设置中危险级的民用建筑场所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某建筑物高120m,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 ㎡,下列关于该建筑消防救援设施布置的说法, 正确的有( )。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下列联动控制设计中,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