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体征75kg,以“多饮、多尿5年”之主诉入院,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入院查体:T36.5℃,BP147/84mmHg,P85bpm,R 19bpm,BMI27.54kg/m2,腰围102cm,腹围105cm,糖化血红蛋白8.5%,空腹血糖8.01mmol/L,监测血糖结果见早餐后2小时血糖13.02mmol/L。医嘱:
该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非磺酰脲类作用靶位与磺酰脲类相同,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但结合的区域不同。
双胍类主要机制包括:①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②作用于外周组织(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③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双糖类水解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而减慢淀粉等多糖分解为双糖(如蔗糖)和单糖(如葡萄糖〕,延缓单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可待因具有成瘾性,其主要原因是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有( )
与阿托品比较,东莨菪碱的特点是
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
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是
乳剂合并后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称为乳剂的
卡托普利的结构式为
叶呈三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极多,小花球形,香气特异的中药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