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会类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实务->“草原天路”是一条建于2012年9月的县级公路,全长132.
“草原天路”是一条建于2012年9月的县级公路,全长132.7千米。这条公路因沿途风景壮丽,被自驾游游客发现而闻名。游客通过微信和微博不断转发相关信息,使得“草原天路”的旅游价值凸显,声名远播。2013年年底,该条公路所属A县政府发文,称2014年将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最美风景公路”。2014年3月,该县旅游开发总公司成立了草原天路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3月7日,该县与北京一家旅游公司签订草原天路开发协议,拟将“草原天路”及沿途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健康疗养、运动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为缓解旅游车辆拥堵的情况,2016年5月1日,该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了《A县物价局关于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的批复》,确定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指“草原天路”两侧一千米范围内264平方千米)门票价格为50元/人次,理由是“政府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
然而“草原天路”收费政策却受到广泛质疑。随着质疑的声音不断高涨,该县政府于2016年5月20日发文,宣布自2016年5月23日起取消“草原天路”收费,并表示将继续提升旅游品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有媒体后续报道指出,收费取消后,“草原天路”车辆拥堵严重,垃圾猛增。
“草原天路”发展过程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管理( )等目的。
从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原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变动趋势的角度来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①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质量,增强其面对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③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提高旅游目的地中每个部门的收益,平衡它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④形成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部门和机构新陈代谢、自我淘汰、自我提升的良性机制。结合案例,“草原天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管理中的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体验和提升旅游目的地质量的目的。故选项A和选项B正确。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
下列关于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职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比率指标的不同类型中,流动比率属于( )。
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应是()。
隐蔽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总体水平( )。
通货膨胀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主要发生在通货膨胀的( )。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且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 )。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 )。
财政出现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常性现象,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