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骨折诊断要点
1.Le Fort Ⅰ型(低位骨折)
(1)由梨状孔下方,牙槽突上方(基部)向两侧水平后延至上颌翼突缝。
(2)摇动骨折块上的牙齿,整个骨块皆动。
(3)伤区疼痛、肿胀、鼻出血、牙龈黏膜撕裂。
(4)患侧牙齿早接触,健侧开,或后牙早接触,前牙开
等。
2.Le FortⅡ型骨折(中位骨折)
(1)由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由上颌骨侧壁至翼突。
(2)患者出现上颌后退、下沉,前牙开。
(3)眶周皮下淤血,呈戴眼镜状。鼻根扭曲或塌陷。
(4)可合并颅脑损伤、脑脊液漏。
3.Le FortⅢ型骨折(高位骨折)
(1)骨折线横过鼻根、眶部,经颧额缝达翼板。
(2)眶周皮下淤血,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3)面部塌陷畸形,面中份变长。
(4)张口受限。
(5)常合并颅脑损伤、脑脊液漏。
4.辅助检查
(1)通过鼻颏位、眼眶正位、颅底位、头颅侧位等普通X线片可明确骨折线部位。
(2)对复杂类型的骨折,需进一步做CT检查或直接手术探查。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