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和排列

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和排列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选牙

(1)质地:人工牙分塑料牙和瓷牙两种,塑料牙质轻,韧性好,与基托材料结合好,但耐磨性差。瓷牙颜色好,耐磨,但脆性大,易崩损。临床上多根据患者牙槽嵴情况进行选择,牙槽嵴较丰满,颌间距离适中可选瓷牙。

(2)大小、形态和色泽的选择

1)前牙选择:①大小选择:根据口角线,唇线来选择。堤唇面两侧口角线之间的弧度为上前牙总宽度。上唇线至平面的距离为上中切牙切2/3高度。下唇线至平面的距离为下中切牙切1/2高度;②形态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面形与颌弓形态来选择。一般患者有方形面、尖形面和卵圆形面。上中切牙的形态要与之相适应;③颜色选择:主要根据肤色参考性别、年龄来选择,并征得患者同意。

2)后牙选择:根据颌面形态可分为解剖式牙(牙尖斜度约30°),半解剖式牙(牙尖斜度为20°)和非解剖式牙(牙尖斜度为0°)。临床上一般根据牙槽嵴的宽窄和高低来进行选择。高而宽的牙槽嵴选解剖式牙或半解剖式牙;低而窄的牙槽嵴选非解剖式牙。

2.全口义齿的排牙原则要充分考虑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

(1)美观原则

1)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

2)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①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头中点为8~10mm;②年轻人上尖牙的牙尖连线通过切牙乳头中点,老年人在后缘;③上尖牙的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1)mm。

3)牙排列要体现患者的个性: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肤色尽量模仿天然牙的排列,可根据患者的照片、拔牙前记录或旧义齿作参考。如模仿老年人牙齿磨耗、牙龈萎缩以及轻度拥挤扭转,以免给人"义齿面容"的感觉。若患者面部有某些缺陷可通过人工牙的排列来适当弥补。

(2)组织保健

1)人工牙排列要不妨碍舌、唇、颊肌的活动。

2)平面等分颌间距离。

3)尽量将牙齿排列在牙槽嵴顶上,上前牙可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

4)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顶。

5)具备平衡

6)前牙要排列呈浅覆、稍大的覆盖,覆:覆盖=1:2~1:3。正中时前牙不接触。

(3)功能:满意的咬合和有效的咀嚼。

尽量选择有尖牙,在功能与组织保健产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组织保健。

3.排牙的步骤排牙应按牙三维方向排列,即上下、左右、前后。

(1)前牙的排列方法

1)中切牙:接触点与堤中线一致;切缘落在平面上,唇面与堤唇面弧度和坡度一致;颈部微向远中倾斜。

2)侧切牙:近中面与中切牙的远中面接触,切缘低于平面1mm;唇面与堤弧度一致;颈部的舌向和远中向倾斜皆大于中切牙。

3)尖牙:近中面与侧切牙的远中面接触,牙尖顶接触平面,颈部微突出唇侧且略向远中倾斜,倾斜度介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

4)下前牙:下前牙的切缘和牙尖均高出平面1mm,与上前牙建立1mm的覆2mm的覆盖。

下中切牙近远中向近于直立,颈部微向远中;下侧切牙唇舌向近中直立,颈部微向远中倾斜;下尖牙颈部向远中和唇侧倾斜;下前牙牙颈部向远中倾斜度下尖牙>下侧切牙>下中切牙。前牙的旋转度与堤唇面弧度一致。

排列前牙的注意事项:①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内调整合适,经患者同意认可后方可排后牙,根据患者的面部特征,体现患者个性特征;②对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要适当加大覆盖,留出足够多的说话及咀嚼时下颌前后向运动的空间。在不妨碍下颌唇肌活动的前提下,可略加大下前牙向唇侧的倾斜度;③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从美观角度考虑,前牙要尽可能排成正常或对刃;④下前牙的排列可在排好上前牙后进行,也可在排好上前牙及所有后牙以后进行。

(2)后牙的排列方法

1)第一前磨牙:近中面与尖牙远中面接触,舌尖对向下后牙牙槽嵴顶连线且离开平面约1mm,颊尖接触平面,颈部微向远中和颊侧倾斜。

2)第二前磨牙:近中面与第一前磨牙远中面相接触,舌尖对向下后牙牙槽嵴顶连线且接触平面,颊尖也接触平面,牙长轴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为直立。

3)第一磨牙:近中面与第二前磨牙远中面相接触,两舌尖对向下后牙牙槽嵴顶连线且近中舌尖接触平面,远中舌尖离开平面约1mm,近中颊尖离开平面约1mm,远中颊尖离开平面约1.5 mm,颈部微向腭侧和近中倾斜。

4)第二磨牙:近中面与第一磨牙远中面相接触,两舌尖对向下后牙牙槽嵴顶连线且离开平面约1mm,近中颊尖离开平面约2mm,远中颊尖离开平面约2.5mm,颈部向腭侧和近中倾斜较第一磨牙为大。

(3)平衡:全口义齿的平衡是指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牙齿都能同时接触。全口义齿的平衡可防止基托翘动、防止对组织的创伤和患牙牙槽骨的吸收。平衡的意义在于:①保证义齿的稳定;②提高咀嚼效率;③保护牙槽嵴和黏膜的健康;④防治人工牙齿折裂(是指瓷牙和基托的折裂)。

1)正中平衡:下颌的正中位(最广泛接触位时或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具有最大面积的均匀接触无干扰较正中平衡。

2)前伸平衡:下颌在做前伸后退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无咬合障碍者为前伸平衡。前伸平衡又分3种类型:①完全接触的前伸平衡即下颌前伸或后退运动中上下后牙的相关牙尖都有接触;②多点接触的前伸平衡即下颌前伸或后退运动中,后牙除最后磨牙接触两点外,至少还有一个牙尖接触,但没有达到后牙牙尖全部接触,名为多点接触的前伸平衡;③三点接触的前伸平衡,下颌前伸上下前牙接触称作一点,如两侧最后牙各有一点接触称作两点,合起来为三点接触的前伸平衡

3)侧方平衡:下颌作侧方运动过程中,工作侧上下后牙是同名牙尖接触,平衡侧后牙成异名牙尖接触,下颌回到正中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后牙间的均匀接触,这是单侧咀嚼的平衡

更新时间:2021-08-11 10:5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转氨酶的辅酶是

  • A.磷酸吡哆醛
  • B.焦磷酸硫胺素
  • C.生物素
  • D.四氢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 A.碱基缺失
  • B.碱基插入
  • C.碱基置换
  • D.嘧啶二聚体形成
  • E.磷酸二酯键断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就可以引起癌症
  • B.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 C.只对细胞有害,而无正常功能
  • D.不为细胞因子编码
  • E.总是处于活化状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 A.慢性迁延性肝炎
  • B.慢性活动性肝炎
  • C.慢性重型肝炎
  • D.肝硬化
  • E.淤胆型肝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 B.急性重型肝炎
  • C.亚急性重型肝炎
  • D.慢性重型肝炎
  • E.中毒性肝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 A.盲肠
  • B.回肠末端
  • C.直肠和乙状结肠
  • D.升结肠
  • E.降结肠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

  • A.可使刀刃锋利性受损
  • B.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
  • C.杀灭乙肝病毒,应煮沸30分钟
  • D.消毒时间自浸入开始计算,一般15~20分钟
  • E.加入2%碳酸氢钠,可缩短消毒时间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