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中医助理医师->高热

高热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高热是体温超过39℃的急性症状,中医学称为的"壮热"、"实热"、"日晡潮热"等,均属于高热的范畴。

西医学的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以及中暑、风湿热、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病中可见高热。

(一)辨证

主症:体温升高,超过39℃。

兼见高热恶寒,咽干,头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脉数,为肺热证;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脉洪数,为热在气分;高热夜甚,斑疹隐隐,吐血、便血或衄血,舌绛心烦,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为热入营血。

(二)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十宣。

配穴:风热加鱼际、外关;肺热加尺泽;气分热盛者加内庭;热入营血加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方义: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十二井、十宣穴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三穴点刺,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合谷、曲池清泻肺热。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

(2)刮痧法: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特质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更新时间:2021-08-01 07:0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以下对牙颈曲线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 A.牙颈缘在牙冠各轴面均呈弧形曲线
  • B.颈曲线在唇颊面呈凸向<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2/12259698_0.gif'>缘方的弧线
  • C.颈曲线在近中面呈凸向<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2/12259698_0_1.gif'>缘方的弧线
  • D.颈曲线在远中面呈凸向<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2/12259698_0_2.gif'>缘方的弧线
  • E.颈曲线在舌面呈凸向根方的弧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医院未经批准新设医疗美容科,从外地聘请了一位退休外科医师担任主治医师,该院的行为的性质属于

  • A.非法行医
  • B.超范围执业
  • C.正常医疗行为
  • D.特殊情况
  • E.开展新技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颈总动脉分叉处约平于

  • A.舌骨大角
  • B.环状软骨上缘
  • C.环状软骨下缘
  • D.甲状软骨上缘
  • E.甲状软骨下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距离是

  • A.3mm以内
  • B.4mm左右
  • C.5mm左右
  • D.6mm左右
  • E.7mm以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是

  • A.舌神经,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
  • B.舌下神经,舌神经,颌下腺导管
  • C.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舌神经
  • D.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
  • E.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下关于牙列缺损的不良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咀嚼功能减退
  • B.对<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2/12259643_0.gif'>牙过长
  • C.邻牙倾斜
  • D.食物嵌塞
  • E.面肌瘫痪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随机抽样研究中,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采集样本应遵循随机化原则
  • B.实行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到
  • C.调查者可在总体中,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作为样本
  • D.抽取的样本对总体要有代表性
  • E.严格控制的随机抽样有助减少样本的偏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中规定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的为

  • A.母婴保健指导
  • B.孕妇、产妇保健
  • C.孕妇职业卫生保健
  • D.胎儿保健
  • E.新生儿保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非暴露组150名中15人患高血压,暴露组200人中30人患高血压,归因危险度为

  • A.0.15
  • B.0.1
  • C.1.5
  • D.0.05
  • E.0.25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狂证痰热瘀结者,日久蓄血内结,为祛瘀生新,攻逐蓄血可加服

  • A.干姜、附子
  • B.白金丸
  • C.丹皮、赤芍
  • D.大黄廑虫丸
  • E.生石膏、知母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