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在中国的财税改革史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即对国有企业开征( )。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项目构成。
我国征税的发展历程:
①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在中国的财税改革史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即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因此D选项正确。
②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又将原来已经简并过的工商税重新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同时开征或恢复了资源税等其他税种,这大大增加了税收的财政收入作用和经济调节作用。
③1986年底,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包干制。但在核算上仍将包干收入计于税收之下,这在形式上维持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体地位。
④1994年,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全面改革,从此才最终奠定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
选项ABC为干扰选项,不符合题意。
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有( )。
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正确的有( )。
按用途分类,管理费用明细账属于( )。
企业的会计政策、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这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监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我国零售价格指数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下列程序阶段中,不属于行政拘留必经程序的是( )。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定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两年多时间增加4万亿元投资,带动生产和就业规模扩大。这表明政府购买性支出()。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