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共用题干某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拟购置一套新设备。企业管理部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拟购置一套新设备。企业管理部门提出甲、乙两个方案供选择。甲方案是购置国产设备,全部购置成本为5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第1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00万元;第2~4年内,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均为180万元;第5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50万元;第5年末设备报废,可得残值收入10万元。乙方案是购置进口设备,全部购置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可使用6年。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均为255万元,第6年末设备报废,可得残值收入30万元。两个方案均在投资当年一次投入完工并产生经济效益,资金成本为10%。有关的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现值系数见下表: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模拟考试,2021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试卷6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A.该方案的获利指数等于1
  • B.该方案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 C.该方案的平均报酬率大于1
  • D.该方案的内部报酬率反映的是该项目的真实收益率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D
本题解析:

甲方案的净现值等于各个年度的现金净流量折现以后的总额减去投资总额,需要注意的是,残值也要折现:100*0.9091+180*0.8264+180*0.7513+180*0.6830+150*0.6209+10*0.6209-500=97.18(万元)。乙方案由于每年现金净流量均为255万元,相当于普通年金,因此,乙方案的净现值计算公式为:255*4.3553+30*0.5645-1000=127.54(万元)。
平均报酬率是指投资寿命周期内,平均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平均报酬率=年平均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甲方案平均报酬率=(100+180*3+150+10)/5/500=32%。乙方案平均报酬率=(255*6+30)/6/1000=26%。
当一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说明该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等于初始投资额,因此获利指数等于1。内部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选项B,职工培训费属于初始现金流量中的其他投资费用,属于现金流出。选项D,属于营业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流出。

更新时间:2021-08-01 02:19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建设工程采用CM承包模式,由于采用分阶段发包,集中管理,实现了有条件的(  ),使设计与施工能够充分地搭接,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 A.边设计,边施工
  • B.先设计,再施工
  • C.先设计,再审查
  • D.边设计,边审查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数值平均数
  • B.根据全部变量值加权平均计算
  •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D.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 E.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有( )。

  • A.资本公积
  • B.实收资本
  • C.短期投资
  • D.盈余公积
  • E.未分配利润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正确的有( )。

  • A.书写要清楚规范
  • B.填制要及时
  • C.编号要连续
  • D.记录要真实
  • E.格式要统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按用途分类,管理费用明细账属于( )。

  • A.序时账簿
  • B.分类账簿
  • C.备查账簿
  • D.订本账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国债依存度是指()

  • A.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B.当年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 C.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 D.当年国债利息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通过调查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 B.重点调查
  • C.抽样调查
  • D.普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 A.生产组织形式
  • B.资本组织形式
  • C.利益协调方式
  • D.基本管理制度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复式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
  • B.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
  • C.资本预算主要以行政收费为收入来源
  • D.经常预算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
  • E.资本预算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称之为消费上的( )。

  • A.竞争性
  • B.排他性
  • C.非竞争性
  • D.非排他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