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国考)公务员面试->有个高三学生李红豪,在期中考试时写了一篇《草见人命》的文章,

有个高三学生李红豪,在期中考试时写了一篇《草见人命》的文章,言辞激烈抨击教育体制,班主任对他的行为很生气,并让他回去反思。对此,你如何评价?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李红豪以《草见人命》作文抨击当今教育体制、江苏一中学学生篡改升旗讲稿抨击变味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倡导多元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由以往的“考试机器”、“逆来顺受”发展为现在的思想独立、个性解放,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欣喜于素质教育获得一定成效的同时,经由此些言辞激烈的抨击作文、讲稿,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备受争议的作文问世,多方主体却反应不一,叫好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无视者亦有之。个性多元、思想激荡的今天,社会以其宽广的胸怀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但亦要权衡合适的“度”,切莫乱发牢骚。就题中各方主体做法来说,均有失妥当。

  

  就学生李红豪而言,勇于表达个人思想虽好,但言辞过于犀利、观点过于偏执,可说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犯了管中窥豹之错。未对当前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理解即“口出狂言”,易给广大学子造成错误示范,更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示范效应。

  

  就班主任而言,当学生思想言行出现问题之时,及时进行劝诫引导本名正言顺,但勒令“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甚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就有欠妥当。如此行为非能体现老师教书育人之天职,更显不负责任之嫌,甚会激化师生矛盾,加剧问题的升级。

  

  此一事件虽属个别,却体现出当前我国教育的诸多问题。如此,学校、教师更应引以为鉴,继续思考中国素质教育的出路所在。

  

  从学校而言,应继续细化日常工作。一方面,继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全面理性思考问题;另一方面,细化考核,督促教师做好日常跟进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反映,以及时将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日常学校管理当中存在的违规之举,如乱收费乱摊派等,及时发现并加以整治,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从教师而言,应牢记职责,认真履职。教师身兼教书育人之职,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方式方法,既能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向思考,又能适时引导,启迪学生正向积极思考,考虑问题全面客观理性。同时对于学生思想情绪上的细微波动,教师也应及时发现,妥善加以疏导。

  

  从学生而言,应提高辨别能力。学生正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思想尚未成熟,极易受外界诱导干扰,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提高辨识能力,通过积极请教父母、老师、同学等,多方获得信息,培养自己的全面理性思维。

更新时间:2021-09-09 03:5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566355

  • A.4899488
  • B.3272733
  • C.4364366
  • D.3776488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气候,道路,疲乏,幸福,灯泡”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病毒,联合,休息,公正,伸缩”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冬季,人们往往容易鼻子出血,因而常常在房间的地上洒一些水,或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一些湿毛巾等。对以上做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北方天气冬季寒冷,室内有暖气,人们觉得热得受不了
  • B.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鼻腔血管壁的破裂
  • C.富有的人家中有加湿器,不用在室内挂湿毛巾、洒水或放置水盆
  • D.有些人患有特殊疾病。需要室内加湿,以预防疾病复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

  • A.张骞
  • B.玄奘
  • C.鉴真
  • D.甘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 )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 A.荀慧生
  • B.常香玉
  • C.王汉伦
  • D.阎立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