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省考公务员申论->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给定材料

材料1:

垃圾可分为生产性垃圾和生活性垃圾,生产性垃圾是各生产主体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据显示,我国县级以上城市有3200 多个,城市居民人口6.9亿,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约3亿吨。生产垃圾的数量也很惊人,其中,占绝对份额的是建筑垃圾。我国的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是焚烧和填埋。目前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 已无垃圾填埋场可选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看来,解决“垃圾难题”意义重大。

材料2:

“番禺事件”曾受媒体广泛关注。其缘由是,广州市让划在番禺区大石镇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2000吨的垃圾焚烧厂,而跟离焚烧厂选址两公里外,就是享誉广东地产界的番禺华南板块,分布在这里的楼盘,因为环境优美、品质高端而吸引了超过30万广州人来此定居。华南板块的居民担心,垃圾焚烧会释放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因而强烈反对政府。经过漫长的沟通与协商,政府与居民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垃圾焚烧厂暂停,但居民垃圾要减量。

2013年7月下旬,北京海淀、昌平的一些小区出现垃圾连续几天堆放在小区里的情况。小区物业称,该小区垃圾指定消纳点是北京昌平的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进入填埋场的垃圾清运车被附近村民扣下,导致垃圾没法正常清运。该垃圾填埋场邻近六坏,附近邻着二德庄、阿苏卫、百善和牛房圈四个村子,最近的不过两三公里。附近村民说,垃圾场平时飘出恶臭,家里都不能开窗户。记者看到垃圾填埋场东门外的路上,还停着大约十辆垃圾车,里面的垃圾发现腐臭味。

2013年10月,上海市青浦区的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引起了媒体关注,这座垃圾处理厂位于青浦与江苏昆山交界的一条河东岸,投产以后其恶臭殃及昆山市两个镇的数十万居民。对此,某著名时评发表文章称,上海青浦区建设垃圾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发展与环保相协调的理念,应该受到群众赞扬,也应该得到相关部门规定。可是,上海青浦区将垃圾场建在昆山的人口密集区,让相邻群众受困,让好事变了味。在两地交界处建垃圾虽然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当规定,可是否考虑对外地群众的影响?难道当地群众的利益高于外地群众?时评最后说,望两地政府携起手来,协商解决问题,让昆山百姓早一天过上好日子甜日子和幸福的日子。

材料3:

记者在某批发市场看到,500克极品西湖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用精美的檀木包装,配上高档的紫砂茶具,售价高达13000元到14000元;当地产的一些茶叶中,500克五星毛尖王,外包装为一只密码箱,内装50克×10的小金属罐,售价为650元/箱。茶叶商张先生告诉记者,那些令人上千上万的茶叶,其包装和附带品的价格可占到茶叶总价格的70%左右。普通的中等茶叶,500克茶叶价格约为60元,加上20元的金属包装,30元的普通陶瓷茶杯,就可以卖110元。

在某化妆品专柜处,记者发现有整盒成套销售的化妆品,礼品盒面一般都有16K纸的大小,其中化妆品只占1/3左右的空间,其余的部分都填充塑料泡沫和丝绸。在询问价格后发现按礼盒购买的化妆品要比单买贵出100元,包装占整个价格的12.5%左右。在衬衫专柜处,经过复杂包装的衬衫摆放得非常整齐,店老板说:“包装得好才能卖得好。”

材料4: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体积要构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但大量的包装物最后都成了垃圾,有的甚至对环境构成长久压力(如被丢弃的塑料袋等)。环保专家毛先生叹道,美丽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得不偿失。

但也有人认为,包装既是一种经济现象,有需求就有生产,况且,包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不少人都“‘想’面子多于想‘污染’”,东西包装得好才能拿得出手。一个好东西包装得不好,还不如东西差点包装得好一些。

材料5:

F市城区现行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是2003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组织协调,各区政府配合,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

征收对象为辖区的所有市民和单位。征收标准为:常住人口6元/(户·月):集体宿舍、意向公寓和外来人员5元/(人·月)(家庭独立租住视同常住人口收取);对上门收集生活垃圾的,另外缴纳有偿服务费2元/(户·月)。已缴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只缴纳3元/(户·月)。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按在职职工人数(含固定工、临时工)2元/(人·月)(不含内部生活垃圾的清扫、运输费);门前卫生责任区有偿服务费缴纳1元/(m2·月),每月不足20元的按20元缴纳,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缴纳。已缴纳物业管理费的,只收取前项垃圾处理费,等等。

制度规定,凡弄虚作假或拒不缴费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有资料显示,F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2001年为1400吨,2007年为1900吨。2006年,F市家庭垃圾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0.17%。2007年,F市共征收垃圾处理费3085元,但收缴率仅为79.1%

材料6:

央视曾经播放过X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例子,以下是某期节目的文字节录。

解说:每天早上7点一过,X镇西马各庄村的徐大妈和另一位保洁员便开始挨家挨户收集垃圾。垃圾清运车是前些年村里做垃圾分类时上级出资购买的。

李某(村民):那会儿我们都给发好几个桶,厨余垃圾一个桶,灰土垃圾一个桶,白色垃圾一个桶。桶是政府给发的。天天都是到时候搁在门口,专门有人收,打声招呼就收走了,不合格就说你。

解说:所谓的白色垃圾,指废弃的纸张、塑料制品等可回收物,它们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别的有用品,每个月1号是西马各庄村村委会统一加收白色垃圾的日子,早上8点,村民就陆续把大包小包装满白色垃圾的编织带送到村委会大院。库管员宋某说,以往,村民每交3斤白色垃圾就可以换一袋1斤重的洗衣粉,现在洗衣粉改成了大包袋,要30斤才能换一袋,200年,村里共收集白色垃圾2082斤,2008年增长了200多斤,而到了2009年,全村收集的白色垃圾总量达到4314斤,去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5500斤。

……

解说:早上,X镇实行垃圾分类的各村收集来的厨余垃圾,被送到X镇密闭式压装清洁站。在这里,厨余垃圾被留下用于堆肥。李副镇长介绍说:“就是过去农村那种堆肥方式,一层厨余垃圾,一层灰土覆盖,覆盖以后通过长时间的发酵,最后粉碎,这个周期应该有几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联系需要的农民。农民使用这些肥料完全是免费的。”

解说:厨余垃圾可以用来堆肥,灰土垃圾以及冬季产生的大量燃煤炉渣可以用作农村填坑造成的原料。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活垃圾中,灰土垃圾占到了六成,厨余垃圾约占三成左右。也就是说,X镇的大部分垃圾都被消解在本镇。

……

解说:冯教授是X镇垃圾分类试点的牵头人。

冯教授:我们的垃圾到底分多少类,这要根据农民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及能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第二个就是要教给农民怎么分,也就是方法。

解说:不少村民用“习惯了”来回答我们提出的“怎么不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之类的问题,但如何养成习惯却正是我们好奇的地方。

李某(村民):更想转变老百姓这种习惯,其实最开始也挺难的,确实很难。当时冯老师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

冯教授:2007年春节前,我们用一星期的时间,赶制出一批挂历发给各户,一是联系感情;二是挂历里面有垃圾分类的知识、做法、意义,而且还是用再生纸制作的,直接给农民一个概念,你看废纸就能做出这个来。另外,每天中午和晚上各20分钟广播,持续了半年。同时,还有村民骨干分片到户手把手指导分类。

……

冯教授:必须上门去收,交垃圾面对面。上门收等于监督着你呢,你自己瞧着分好没分好。没分好你自己接着分。合格了发个价值等于三毛钱的合格卡。

解说:村民们将换来的“合格卡”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到村委会领取奖品,这些年,村里提供的奖品品种不断变化。有油盐酱醋,有卫生纸等。

冯教授:我们算一笔账,一户油盐酱醋卫生纸到底需要多少钱,这是一个参照物。第二个就是说,按照我们过去的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X镇所产生的垃圾,如果运到这个镇埋场去埋去。中间将花多少运费。我们把这些运输费、垃圾场的填埋费省下来,提前奖励给农民。这样,既节省了汽柴油的使用,又节省了垃圾填埋用地。还不产生路上的二次污染,给农民兜里省点钱,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也高兴。

第二题、请梳理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出的“垃圾难题”。(20分)

要求:内容全面,分条归纳,有概括性,不超过250字。

赋分说明

1、垃圾来源

2、城市建筑垃圾

3、城市消费品垃圾

4、消费品包装垃圾

5、民众环保意识

6、缺乏分类意识

7、没有处理习惯

8、垃圾规划处理

9、没有统一规划

10、居民阻止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垃圾难题”指的是:

一、垃圾来源方面:1、城市建筑垃圾方面:“短命建筑”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全国普遍较少、各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很普遍;2、城市里生活垃圾方面:生活垃圾随地堆放无人处理、街道普遍缺乏垃圾回收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统一处理;3、消费品包装垃圾方面:各种礼品包装盒产生大量的垃圾;

二、民众环保意识方面:民众垃圾分类观念意识淡薄;

三、政府规划垃圾处理方面:垃圾处理厂的选址没有统一规划、居民担心释放有毒物质而叫停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或导致垃圾无法正常清运。

更新时间:2021-08-16 03:58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中国改革走的是"创新改革制度型社会转型"。所谓"创新改革"指的是中国从改革之初,就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肯定、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对上文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 A.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中国没有照搬现代制度的教条全盘西化
  • C.中国立足于中国传统制度,吸收现代制度的精神,实现社会转型
  • D.创新改革制度型就是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毫不留情地批判现代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中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人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
  • B.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人目前的闲境
  • C.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
  • 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错觉是指由于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人们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地感知外界事物,会产生各种歪曲。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享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 A.在黑暗中人长时间注视一个发光点,会发现发光点在动
  • B.当月亮在头顶上时,你会发现无论你走到哪里,它总是跟在你的背后
  • C.穿白衣服会使瘦小的人略为丰满,而穿黑衣服会使肥胖者显得苗条;横线条的衣服使人显得胖些,竖线条的衣服使人显得瘦
  • D.一个人躺在床上,但觉得自己像是在轿子里被拾着走,有一种颠颠的感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左图为某一零件的立体图形,右边哪一项不属于该立体图形的截面图?

行测,历年真题,2020年0725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 对于 裁判 相当于 案件 对于 ( )

  • A.球员;法庭
  • B.黑哨;上诉
  • C.比赛;法官
  • D.比分;律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

  • A.《史记》、《中庸》、《论语》、《孟子》
  • B.《春秋》、《大学》、《中庸》、《论语》
  • C.《礼记》、《大学》、《汉书》、《孟子》
  •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自己人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思想观念立场,甚至会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这一现象被称为自己人效应。以下哪项没体现该效应的

  • A.某将军和士兵同甘共苦,并且非常关心自己的士兵,士兵也觉得将军没有架子,乐于听从
  • B.王老师发现中学生小明早恋,他与小明进行了谈话,谈及自己在年轻时类似的经历,小明觉得亲切可信,于是乐于听从
  • C.小李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发挥失常很沮丧,队友纷纷对其进行劝慰,他表示自己不在意,其实他的内心一直很低落
  • D.某作家在演讲时介绍了自己与听众相似的经历,是听众形成了“认同感’,演讲很受欢迎,他的观点很快被听众接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汉武帝时,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汉代私人讲学的事例___,读书人学成即授徒相当普遍。而家学,是私学的特殊力量。家学所传习的内容很_____,并不仅限于经学范畴。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一而足 宽宏
  • B.不胜枚举 宽泛
  • C.比比皆是 广阔
  • D.数不胜数 广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来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累积,作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报结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 B.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
  • C.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替代
  • D.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提倡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下选项中,对句中括号里字读音正确的是 ( )

  • A.都读wéi
  • B.都读wèi
  • C.分别读wéi wèi
  • D.分别读wèi wéi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