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省考公务员申论->一、给定资料1.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俯首

一、给定资料

1.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俯首案前,呕心沥血研究民间文化;或献身舞台,孜孜以求编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或走村串寨,把精神文化食糖播撒在田间地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基层文化人”。

2017年1月9日晚,“最美基层文化人”颁奖典礼在H省音乐厅举行,H省“最美基层文化人”名单正式出炉。以下是几位“最美基层文化人”的简要事迹。

D市文化馆的王先生只有小学学历,自学成才。数十年来,他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便,自费跑遍了该市100多个乡镇村组,收集地方文化遗产资料三百余万字。利用在当地流传的“孟姜女传说”“荆河戏”等资料撰写了五部学术专著,著作的出版在当地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G省X县周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周氏祠堂。祠堂始建于明代,以前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有村民去里面祈福祭祖,平时大部分时间闲置。如今,祠堂被改造成了“周村文化礼堂”,门前挂起了“周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周村老年人协会”等牌子。放学后,村里的孩子结伴在这里看漫画;周末,老年人相约在这里聚会、看戏……周村的变化,利益于G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的推动。截至2016年底,该省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约5000余个。一座座文化礼堂的建成,凝聚着乡村的文化底色,从物质形态上保障了乡村文化的栖息与传承。昔日几多落寞的废祠堂、旧庙宇,变成了山里人“快乐村晚”的大舞台。文化礼堂既是村里的荣誉殿堂,也是村史和个人成果的展示厅;既是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的乡村文艺的发源地,也是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好人好事的评比场……“旧瓶装新酒”,盘活了资源,传统建筑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3.崎岖的山路上,清一色的老人,步履蹒跚,他们正翻山越岭赶往相邻的村庄去听戏:那儿有“老杨剧团”在演出!这是春节期间F省某山区真实的一幕。“老杨剧团”是由农民老杨牵头自发组建的农民剧团。春节以来,这个剧团已接到5单生意:有本镇的,也有邻镇的,有私人祝寿的,也有村委会邀请的,演出形式涵盖采茶戏、歌舞、器乐表演等多个门类。尽管只是利用农闲季节、晚上和节假日时间演出;但在当地拥有不少“粉丝”。从2014年5月组团到今天,“老杨剧团”的演员人数从4人发展到20多人,甚至还有“90后”新鲜血液加盟,“老乡们说我们自己编排的戏有乡土味,比县里剧团的演出都好看。”老杨脸上满满都是自豪。

“打麻将?谁有那闲工夫!年节是村里人聚得最全的时候,大家一起唱戏、耍社火,都一心指望在全县社火大赛、戏剧大赛里拔头筹呢!”2017年2月18日,L县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66岁的赵大爷司鼓,他62岁的老伴杨大娘旦角,夫妻一唱一和,乐在其中。作为该村业余剧团的发起人,赵大爷不但把自家的服装、道具免费提供给剧团使用,还义务培养年轻人学习表演,一心要让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4.2017年1月30日,正月初三,家家户户还处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J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对辖区道路开展了春联春贴专项整治活动。过年期间上街撕春联,让在节日期间的民众难以理解。网民质疑,城管是不是管理得太多了?贴春联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被制止,太粗暴了!为此城管部门在官网上做了一个公开解释,回应说:“贴春联贴‘福’字,是传统风俗,在带来喜庆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视觉污染。节日过后,破旧凌乱的春联春贴不但失去了营造节日气氛的作用,还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因此,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在尊重传统节日的同时,对辖区商户早宣传,对春联春贴早清理。节后,支队从正月初三起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春联、门贴、‘福’字等450余处,大大维护了文明、洁净、清新的城市环境。”让人诧异的是,回应最后还说,“正月初清理春联门贴,得到了绝大多数商户的理解和支持,也吁请辖区内广大市民予以理解与配合。”可从新闻下面的跟帖来看,遭到民间舆论的一致抵制,批评、质疑,甚至咒骂声一片。

5.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基层是文化的展现园地。文化之功,如滴水穿石。只有基层文化活起来,百姓精神才能富起来。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自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将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文化服务思路的转变,要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基层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但不是政府包办,只有让群众“点菜”,让群众主动参与进来,才能激发起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基层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过程或许漫长,但只要改革围绕群众一步步展开,必能赢得所有基层民众的点赞。

二、作答要求

1.对于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一事,当地政府部门给出三点理由,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假如你是一名农村文化工作者,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的精准服务,提出对策和建议。

3.“给定资料”呈现了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一些新现象,请对此进行归纳概括。

4.请围绕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激发群众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一、1.当地政府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的做法有违民意,其给出的三点理由虽然都有道理,但无法让民众信服。

2.基层民众有文化需求,而老潘免费给村民放电影则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这是在做好事,值得鼓励。

3.老潘私自放电影确实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难以监管,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涉黄涉暴的安全隐患。

4.当地政府只看到后者,不顾民意,必然会遭到质疑。

5.当地政府应该努力把握管理与民意的平衡,积极跟老潘沟通,主动为其解决手续、培训等问题,让其更加规范地放电影。

二、1.推动形式创新。

2.扶持发展农村基层文艺队伍,鼓励农民探索更多样的文艺形式。

3.提升文化质量。

4.鼓励出版企业等广泛开展送优秀文化下乡活动,并使之经常化。

5.实现精准配送。

6.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7.增加资金投入。

8.增加对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有效融入。

9.加强队伍建设。

10.有计划地培养农村文化工作者,壮大边远地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三、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一些新现象有:

1.传统建筑成“精神高地”;

2.农家书屋与电商互利互惠;

3.阅读空间兴起;

4.群众自办文化热情高涨;

5.“网红”群体兴起。

6.参与途径创新。

四、激发群众热情 创新文化服务

俗话说,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公共文化活动,丰富人们业余生活,提升知识水平,是我国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然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虽多,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政府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群众“口味”。我们需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激发群众热情,让文化发挥它应有的魅力。

创新文化服务,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多年来,囿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思想,我国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依旧是政府唱主角。提供何种文化,采取何种方式,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这种老旧方式忽视了基层实际需求,虽然花费不菲,但群众并不买账,部分机构“浑水摸鱼”更降低服务质量。以农家书屋为例,全国政协曾在调研中发现,一家书屋中商务宴请的图书多达七本,微机编程的图书更有十二本之多,完全脱离基层需要。这一问题充分暴露出政府“端菜”对群众需求的忽视,只有转变方式,由群众“点菜”,才能让群众掌握主动,避免国家资源浪费。

创新文化服务,可以传承地方文化。群众是基层文化服务的主体,他们对基层文化有着最深的了解,改革基层文化供给结构,可以激发群众热情,让他们深度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在文化服务活动中传承发展。湖北农村医生赖晓平,在巡诊治疗时,发现了众多农村文化遗产,他潜心整理文字,邀请老人示范,并选取民间歌手,最终确保原生态秧田号子《啰啰咚》唱响舞台,不仅丰富民间公共文化活动,更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江苏省地方文化遗产众多,无论是评弹、昆剧,还是剪纸、云锦,无不具备独特韵味,正需激发群众热情,将其融入文化服务之中,确保薪火相传。

创新文化服务,可以塑造和谐氛围。当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群众收入水平提升,此时若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难免导致低俗文化“乘虚而入”,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由此破坏。近年来,赌博恶习在农村愈演愈烈,部分家庭由此矛盾冲突不断,传统乡村的和谐氛围一去不返。反观宁夏隆德县,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花灯表演、社火比赛等活动激发群众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避免了“牛不喝水强按头”的现象出现,丰富业余生活。可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可以抵御低俗文化在基层的传播,呵护传统乡村的和谐氛围。

多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忽视民众诉求,浪费国家资源,同质化问题严重,设想虽好却难以实现。如今,供给侧改革的大幕拉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由政府转为群众。相信随着群众热情被激起,社会资源将合理应用,传统文化将薪火相传,基层社会将和谐安宁,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更新时间:2021-09-14 23:3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中国改革走的是"创新改革制度型社会转型"。所谓"创新改革"指的是中国从改革之初,就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肯定、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对上文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 A.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中国没有照搬现代制度的教条全盘西化
  • C.中国立足于中国传统制度,吸收现代制度的精神,实现社会转型
  • D.创新改革制度型就是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毫不留情地批判现代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中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人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
  • B.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人目前的闲境
  • C.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
  • 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左图为某一零件的立体图形,右边哪一项不属于该立体图形的截面图?

行测,历年真题,2020年0725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 对于 裁判 相当于 案件 对于 ( )

  • A.球员;法庭
  • B.黑哨;上诉
  • C.比赛;法官
  • D.比分;律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汉武帝时,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汉代私人讲学的事例___,读书人学成即授徒相当普遍。而家学,是私学的特殊力量。家学所传习的内容很_____,并不仅限于经学范畴。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一而足 宽宏
  • B.不胜枚举 宽泛
  • C.比比皆是 广阔
  • D.数不胜数 广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来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累积,作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报结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 B.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
  • C.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替代
  • D.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提倡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下选项中,对句中括号里字读音正确的是 ( )

  • A.都读wéi
  • B.都读wèi
  • C.分别读wéi wèi
  • D.分别读wèi wéi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矛盾无时无处不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些恐龙的头骨和骨盆与所有现代鸟类的头骨和骨盆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有这样的特征。有些科学家宣称:所有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

  根据以上陈述和科学家的宣称,可以推出( )

  

  • A.与其它动物相比,鸟类与恐龙有更多的相似性
  • B.一些古代的恐龙与现代的鸟类是没有区别的
  • C.所有的恐龙都是鸟类
  • D.现代的鸟类是恐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n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 )

  • A.小周不是经理
  • B.小王是工人
  • C.小赵是学生
  • D.小周是经理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