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社会财富和消除贫困不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自发表现。( )
正确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导致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其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其三,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并不利于增加社会财富和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是政府主动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调节,并不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行为。
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2000年为232元,2003年为324元,2005年为450元,2008年为486 元,2009年为492元,请问人均消费总支出排第三的是哪一年?( )
2010年,京津冀经济圈的哪一经济指标值居三大经济圈之首?( )
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 )
生命的本质是:( )
2009年,该省城镇人口占40%,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农村居民的2倍。请问在医疗保健、文 教娱乐服务、居住和杂项这几个消费项目中,2009年该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变化最大的 是( )。
农村居民在哪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一直大于城镇居民?( )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比2000年增长1. 6倍,则2000年至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多少?()
家电产品的销售结构在第四季度有所变化,12月与10月相比,销售量增幅超过一倍以上的产品有多少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