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下面三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1
2002—2011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其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10.7%,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9%左右。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4.2%的峰值。2013年,我国GDP为58.8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2014年,我国GDP为63.6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成为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大国。2015年,我国GDP则达到了67.7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从速度和体量上看,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率,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也名列前茅。
材料2
之前,我国存在第二产业占比过高,服务业增加值不足,过度依赖投资的问题。2014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达到了51.2%。服务业增加值继续超过第二产业,占比达48.2%。2015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GDP能耗下降5.6%。
材料3
2012年8月,我国扩大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包括北京在内的10个省市,这一举措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2013年,我国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2014年,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之后,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同期增长60%以上。2015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
一、概念分析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表述等,按要求回答问题。(22分)
问题:
请分别归纳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要求:准确、清晰,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
2.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并超过投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二、三产业发展效益高,积极节能减排。
3.政策放宽,政府简政放权,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减轻小企业税负,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逐步开放市场,积极招商引资。
字数:144字
下列成语中,体现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公文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篇段合一式,二是分段式,三是()。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2022年1月3日,( )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2022年1月10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第二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发表视频致辞。王岐山表示,实现( )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不能以一把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文明。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