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许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种科学理论是值得商榷的。恰

许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种科学理论是值得商榷的。恰恰相反,生命在于静止,理由如下:

第一,①运动场上短跑运动员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居家静养的猝死者则鲜有耳闻。

第二,②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则超过100年。因此,好静的个体更长寿。

第三,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

第四,③并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事实证明,再多运动也不能保证高寿,再多运动也换不来生命奇迹。

第五,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

第六,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

三、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0分)

问题:

2.指出材料中除①②③处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X”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Y”处(不超过75字)。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X:第四段中由“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运动就在进行”推不出“生命在于静止”。(46字)Y:因为“呼吸在进行,血液在流淌”跟“运动”是不同的概念,“生命重在运动”中的“运动”更多指的是“体育锻炼”,属于偷换概念。(60字)

X:第六段中由“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推不出“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51字)Y:因为树木和人属于不同的物种,二者不能进行简单类比,属于类比不当。(32字)

X:第七段中由“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推不出“生命在于静止”。(44字)Y:因为前提和结论不相关,前提说的是运动对身体有好处,能降低死亡率,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生命在于静止”不相关。(53字)

更新时间:2021-09-17 12:5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下列成语中,体现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

  • A.水滴石穿
  • B.唇亡齿寒
  • C.声东击西
  • D.瞎子摸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 B.制度创新
  • C.文化创新
  • D.理论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22年1月3日,( )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 A.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
  • B.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 C.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伊朗
  • D.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22年1月4日,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国国旗安放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标志着5国开始履行( )职责。

  • A.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
  • 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干事国
  • D.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理事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22年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同( )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托卡耶夫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

  • A.乌克兰
  • B.印度尼西亚
  • C.哈萨克斯坦
  • D.波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22年1月7日中国民航局发布了《“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出行( )、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的“五个一”目标。

  • A.一张证
  • B.一张脸
  • C.一键查
  • D.一张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22年1月6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公布最新DNA对比结果,证实去年11月底四川都江堰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为2018年放归的圈养大熊猫“( )”,这是我国首次拍摄并确认野化放归大熊猫。

  • A.张志强
  • B.李想
  • C.华娇
  • D.小核桃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