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各地中小学以学校、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学旅行活动。
假如你是某班班主任,请结合当地的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为所在班级设计一个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具体任务:
1.拟定活动方案的标题。
要求:紧扣主题,不超过25字。
2.说明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合理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15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不超过100字。
【参考设计】
一、活动主题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活动(小学)
二、设计依据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不仅贯彻了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理念,同时也可以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三、活动目标、内容和过程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革命者的奋斗历程,感受并认识红色文化。
2.能力目标: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和过程
1.准备活动,演练节目
教师提前安排本班学生准备节目。同学们可以献计献策,如爱国主义歌曲的选择和排练;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小品的形式进行展现;朗诵弘扬红色精神的诗歌。通过这一事先准备好的节目,为后续集体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2.集体出游,节目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到事先确定好的革命基地,如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址等。路上保障学生的安全。到达之后引导学生在红色革命基地进行节目表演。并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该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该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红色文化学习做好准备。
3.参观学习,深入思考
节目表演结束后,由教师带领,按照事先确定的路线顺序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解说员介绍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该环节要求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记忆,深入思考。通过该活动,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4.缅怀历史,记录光影
教师在活动结束之前安排学生在有特色的红色革命建筑物或者标志地进行合影留念,合影完让同学们进行宣誓。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了解,留下光影纪念。
5.回归主题,观念引导
研学旅行活动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好观后感,做好总结。通过该任务安排,引导学生体会到革命前辈的战斗精神,体会战争年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培养爱国主的情感。
四、预设效果与效果检验
(一)预设效果
1.学生了解了红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2.学生能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二)效果检验
1.观察学生日常的作业。
2.家校合作,老师、家长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日常表现。
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下列名言、诗句和其体现的哲学原理对应一致的是: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
某单位技术负责人在新信息系统上线前,要对3台不同架构的服务器X1、X2、X3,3台不同类型的磁盘阵列Y1、Y2、Y3,3台不同标准的交换机Z1、Z2、Z3之间的兼容性进行测试。每轮测试中,将每台服务器分别与1台磁盘阵列和1台交换机相连(每台磁盘阵列、每台交换机均只连接一台服务器),并运行测试程序。
如安排三轮测试,每台设备与其他种类的任意设备搭配且仅搭配一次,问下面的测试安排表中①处应填入:()
下列诗句作者是杜甫的是()。
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密切相关,按照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不包括: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奋斗目标的12个方面的举措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