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公司接受甲公司委托对其10台设备进行评估,双方约定2018年5月6日提交资产评估报告。订立资产评估委托合同后执行资产评估程序,发现前期了解及收集的资料存在误差,遂对资产评估计划进行了调整,为保持独立性,评估公司未将计划的调整告知甲公司,现场调查时发现有3台机器因诉讼保全无法实施现场调查,评估公司评估风险后终止了评估业务。
问:(1)指出上述描述中的不恰当之处,并说明理由;(2)现场调查受限原因及处理?(3)简要举例说明资产评估计划调整的原因。
(1)双方约定2018年5月6日提交资产评估报告的行为不恰当。评估报告的提交时间不宜确定具体日期,一般确定为开始现场工作、委托人提供必要资料(包括评估所依据和引用的相关专业报告送达)后的一定期限内。
(2)资产评估计划的调整未与甲公司沟通不恰当。遇到需要调整评估计划的情况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尽快与委托人、其他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根据已确定的方案及时调整评估计划。
(2)现场调查受限的原因分为资产自身原因和相关当事人原因;当无法履行现场调查程序时,应重点考虑:一是所受限制是否对评估结论造成重大影响;二是能否采取必要措施弥补不能实施调查程序的缺失。判断是否继续执行或中止评估业务。
如果无法采取替代措施对评估对象进行现场调查,或者即使履行替代程序,也无法消除其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评估机构应当终止执行评估业务。
如果通过实施替代程序之后,受限事项并不会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评估机构可以继续执行评估业务,但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当在工作底稿中予以说明,分析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程度,并在资产评估报告中以恰当方式说明所受限制情况、所采取的替代程序的合理性及其对评估结论合理性的影响。
(3)评估计划调整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评估工作本身遇到了障碍,出现了在编制评估计划时没有预料到的操作层面或者技术层面的情况。
操作层面的:由于前期资料搜集不齐全、现场调查受到限制或委托人提供资料不真实;
技术层面的:出现了未预料到的资产类型或者业务形态,导致原计划的评估技术思路无法满足需要,从而对评估专业人员和评估重点进行调整。
另一类是由于委托人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评估计划的调整。
比如,由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发生改变,导致评估范围出现重大调整,原来的部分标的公司不再纳入重组范围,并且还新增加了部分标的公司。
某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第4季度期初应付账款为10000元,年末应付账款为8160元;第4季度期初直接材料存量为500千克,该季度生产需用量为3500千克,预计期末存量为400千克,材料单价为8元。则该企业预计第4季度采购现金支出为( )元。
关于商品的两因素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无形资产寿命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的说法,错误的有( )。
关于机器设备价值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存货清查核实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非上市交易股票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剩余评估不动产的前提条件通常不包括( )。
资产减值测试评估,在采用现金流量法分别评估资产公允价值、使用价值时,关于两种价值类型的现金流预测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规划居住小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6000平方米,所有建筑的基底面积为1200平方米,据此计算的建筑密度为( )。
关于常见投资基金评估的方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