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试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试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要点解析】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将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比较可以看出,实物直观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这里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精确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应以形象的直观为主,词起辅助作用,如细胞的结构的知识。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不要求十分精确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可以采取词的描述为主,形象直观起证实、辅助作用,如对东北三宝的了解。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差异律体现在两个层次,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在直观过程中,应注意在活动变化中呈现对象。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立体展现在学生面前。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的编排应分单元和章节,教师的讲课也应有层次和间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并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有条理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观察的目的、任务,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学生的注意,使其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这是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的前提。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要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在观察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还要有言语活动参加,做观察记录。要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一般说来,应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察后,要求学生整理观察记录,形成观察报告。这一要求会大大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主动性,并使观察过程变得更认真。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由于知识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如让学生参与制作标本,让学生自己制作图表),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更新时间:2021-09-16 14:0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If you don′t think a phone is the rightgift for a lover, the smart choice this year is a smart phone.

For people who don′t read instructions

The easiest-to-use phone is the iPhone. It′sthat has pushed it to the No.1 selling position, surpassing the Motorola Razr.The iPhone′s touch screen is easy to operate and it′s also easy to customize (用户化). The iPhone can run allsorts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those help you to lose weight, identify a song onthe radio, find a restaurant or do many other things.

For the futurist

The T-Mobile G1 is very popular as it is thefirst phone to offer a Google browser, meaning that you′re getting the real webon your phone, but it′s the phone′s potential that qualifies it for the futurist.The exciting applications are interesting, but they don′t always work smoothly.Sometimes it is hard to use the applications it comes with. The system shouldimprove as it becomes more popular, so it holds great promise. With fewrestrictions on the design of applications for the phone,

the G1 could be the first phone toincorporate (整合) some of the coolest.

For the road warrior

The new BlackBerry Storm is something likethe equivalent (等同物) of a mullet--a business up front, party in the back. It stillincorporates the serious mail and organization features that have endeared (使受钟爱) these phones to business people. The 3.25-inch is bright anddetailed and it′s a decent size for watching videos on the go.

For the Luddite (反对技术进步的人)

For those who can′t handle buttons and newfeatures, there is the Samsung Jitterbug Dial. Some people are Luddites whojust want a few large buttons to make calls. That′s it, just calls. That makesit even easier to use an iPhone.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P3(  )。

  • A.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图形文件的压缩标准
  • B.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
  • C.是目前很流行的音频文件压缩格式
  • D.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视频文件的压缩标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生的义务。

查看答案
填空题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__________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计算机软件是指(  )。

  • A.计算机程序
  •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 C.源程序
  •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 A.强制主义
  • B.外观主义
  • C.严格责任主义
  • D.短期消灭时效主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