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

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要点】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也是非常有效的。

更新时间:2021-09-21 16:4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
  • B.十四大
  • C.十三大
  • D.十二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惩罚
  • D.消退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 B.经验主义课程论
  •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 D.存在主义课程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 A.道德信念
  •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 C.价值内化
  •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认知风格
  • D.顿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P3(  )。

  • A.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图形文件的压缩标准
  • B.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
  • C.是目前很流行的音频文件压缩格式
  • D.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视频文件的压缩标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