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大型电子计算机中心建筑高度为 6m,建筑面积 8000m2,设置一套全淹没式组合分配七氟 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中心共有 6 个大型计算机机房,每个机房 650m2;另外还有单独的自备发电机 房,建筑面积 600m2,共 7 个防护区。其灭火剂储存量为防护区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剩余量之和, 其储存量按一个计算机机房灭火剂储存量计算。计算机机房系统灭火浓度取 5.8%,灭火设计浓度 取灭火浓度的 1.3 倍,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为灭火设计浓度的 1.1 倍。
计算机中心每个防护区内设有火灾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设有警铃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 指示灯。机房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无窗,因此设置机械排风装置,要求日常运行每小时换气 5 次。 其手自动转换装置待验收完毕后应时刻处于“自动”状态,系统检修时可转换成“手动”。 进行模拟启动测试时,将系统置于“自动”状态,感烟或感温探测器报警后,报警器报警, 系统立刻启动。然后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发现七氟丙烷全部喷出后达不到设计浓度。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该计算机中心防护区及气体灭火系统设置的合理性。 2.分析计算机中心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储存量、备用量及灭火浓度的设置有何错误? 3.指出案例描述中防护区安全要求与操作控制的问题并更正。 4.指出模拟启动试验中的相关错误进行更正,并说明试验结果要求。 5.分析模拟喷气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浓度的原因。
1.(1)每个机房设置一个防护区不合理。一个机房体积为 650*6=3900m3,超过 3600m3, 应划分为两个防护区。 (2)设置一套系统不合理,如果按照一个机房划分两个防护区,则防护区数量超过 8 个,应 设置至少 2 套气体灭火系统。
(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2.4 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管网 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 3600m3。该计算计算机中心每 个机房面积虽然符合要求,但容积超出了规定值。另外对于自备发电机房,其容积为 600*6=3600m3, 所以正确,可以按一个防护区对待。 (2)3.1.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 区不应超过 8 个。
2.(1)灭火剂储存量应包括防护区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剩余量、以及管道剩余量三者 之和。(2)灭火器及储存量应按照设计用量最大的防护区进行设置,由于计算机机房跟自备发电机 房灭火浓度不同,所以应确定各自设计用量,进行比较后确定按照哪个防护区用量进行设置。 (3)计算机机房的灭火浓度应为 8%。 (4)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 1.1 倍。
(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1.6 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 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2)3.1.5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需要说明的是, 单纯防护区面积、体积最大,或是采用灭火设计浓度最大,其系统储存量不一定最大。 (3)3.3.5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8%。 (4)3.3.6 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 1.1 倍。注意,灭火剂浓度并不 是越大越好,本条所作规定,目的是限制随意增加灭火使用浓度,同时也为了保证应用时的人身 安全和设备安全。
3.(1)防护区还应设置声报警信号 (2)入口处警铃报警装置属于声报警器,还应设光报警器 (3)机械排风装置,要求灭火完毕后运行,每小时换气 5 次。 (4)防护区有人时,其手自动转换装置应置于手动状态,无人时置于自动状态。
(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6.0.2 条文: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 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 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 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 (2)6.0.4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 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 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 5 次。 (3)5.0.4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 浓度)的防护区和采 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 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 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4.(1)在启动模拟测试时,需要感温和感烟探测器都报警,系统接到两路独立的报警 信号,才能够自动启动。 (2)系统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不应立即启动,而应延时 30s 后再启动。 (3)模拟启动试验结果要求: ①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 ②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③联动设备动作正确; ④驱动装置动作可靠。
(1)灭火控制器配有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控制器上有控制方 式选择锁,当将其置于“自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只有一种探测器发出 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警声光信号,通知有异常情况发生,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 如确需启动灭火装置灭火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当两种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信号,通知有火灾发生,有关人员应 撤离现场,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即发出灭火 指令,打开电磁阀,启动气体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 版) GB50193-93》 6.0.2:当采用火灾探测器时, 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根据人员疏散要求,宜延迟启 动,但延迟时间不应大于 30s。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70—2005,E2.3 条文规定。除掌握模拟启动试验结果要求外,还应掌握模拟喷气试验结果要求。
5.(1)储存容器中的灭火介质有泄露,导致储存量不够。应及时补充。 (2)个别储气瓶上容器阀损坏。应更换容器阀。 (3)管道连接处有漏气现象。应在试验前进行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保证管网不漏气。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的条件有(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泄压设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厂房地面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厂房的防爆泄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安全疏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关于平面布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甲类厂房与其他厂房、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有( )。
某酒精(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闪电为13℃)合成厂房,地上1 层,建筑高度为5.7m,总建筑面积为4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80m,短边为6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下列生产属于甲类生产的是( )。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建筑装饰材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