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1

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1

卷面总分:36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6题 练习次数:72次
单选题 (共24题,共24分)
1.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 衣着整洁
  • B. 言行一致
  • C. 举止端庄
  • D. 谈吐文雅
标记 纠错
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  )

  • A. 壬寅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子癸丑学制
  • D. 壬戌学制
标记 纠错
3.

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  )

  • A. 认识和情感特征
  • B. 认识和个性特征
  • C. 个性和性格特征
  •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标记 纠错
4.

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  )

  • A.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 B. 知行统一原则
  • C.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 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标记 纠错
5.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

  • A. 生理前提
  • B. 制约作用
  • C. 主导作用
  • D. 动力因素
标记 纠错
6.

《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  )

  • A. 凯洛夫
  • B. 赞科夫
  • C. 加里宁
  • D. 马卡连科
标记 纠错
7.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

  • A. 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 B. 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 C. 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 D. 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标记 纠错
8.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 A.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 B. 与其他教师处好关系
  • C. 认真执行校长指令
  • D. 教好课
标记 纠错
9.

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

  • A. 赞科夫
  • B. 皮亚杰
  • C. 布鲁纳
  • D. 根舍因
标记 纠错
10.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 培养优秀运动员
  • B. 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C.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D. 增强学生的体质
标记 纠错
11.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  )

  • A. 次要作用
  • B. 协调作用
  • C. 重要作用
  • D. 主导作用
标记 纠错
12.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  )

  • A. 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 B. 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 C. 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 D. 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标记 纠错
13.

推孟第一次将智商(IQ)的概念引入智力测验,其公式表达为(  )

  • A. 智商=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 B. 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 C. 智商=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 D. 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标记 纠错
14.

某人在面对问题时,善于把握事物方方面面的关系,全面地分析问题,这体现了他思维品质的(  )

  • A. 深刻性
  • B. 广阔性
  • C. 逻辑性
  • D. 严谨性
标记 纠错
15.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体现了人格的(  )

  • A. 稳定性
  • B. 独特性
  • C. 整合性
  • D. 功能性
标记 纠错
16.

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

  • A. 形状知觉
  • B. 大小知觉
  • C. 深度知觉
  • D. 方位知觉
标记 纠错
17.

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

  • A.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B.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 C.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D. 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标记 纠错
18.

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

  • A. 宽大效应
  • B. 晕轮效应
  • C. 刻板印象
  • D. 近因效应
标记 纠错
19.

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  )

  • A. 感觉
  • B. 知觉
  • C. 记忆
  • D. 思维
标记 纠错
20.

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 耶克斯和多德森
  • B. 马斯洛
  • C. 韦纳
  • D. 多伊奇
标记 纠错
21.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 A. 原型定向
  • B. 原型操作
  • C. 动作整合
  • D. 原型内化
标记 纠错
22.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 A. 冯特
  • B. 卡特尔
  • C. 马斯洛
  • D. 吉尔福特
标记 纠错
23.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  )

  • A. 认知活动
  • B. 情绪反应
  • C. 价值观念
  • D. 心理倾向
标记 纠错
24.

时间保持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容量为7±2的记忆为(  )

  • A. 短时记忆
  • B. 瞬时记忆
  • C. 长时记忆
  • D. 即时记忆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12题,共12分)
25.

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标记 纠错
26.

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标记 纠错
27.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

标记 纠错
28.

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标记 纠错
29.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集体,充分发挥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

标记 纠错
30.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标记 纠错
31.

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标记 纠错
32.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紧张的期末复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的复习专题——扩词。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题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它启迪思维,活跃气氛,更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表现自己阅读面的极好机会。我将第一个字“抢”写在黑板的一边,请同学们组词。第一个同学说:“抢亲。”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了。第二个说:“抢劫。”又一个说:。烧杀抢掠。”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心疼地望着同学们,心想:孩子们是受第一个同学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式,还是崇尚暴力?于是,我问:“同学们,你们热爱生命、热爱家乡吗?”

“热爱!”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

“在你们的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情景:炎热的夏天,一位骑车的老人突然晕倒,几个路人连忙把他送到医院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场院上晒着许多稻谷,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主人急得手忙脚乱,这时来了一群手拿工具的邻居,帮助主人解了燃眉之急。路人、邻居的行为美吗?”

“美!”同学们的声音明显地亢奋。

“今年梅雨季节,雨量很大,河水猛涨,许多地方汪洋一片,堤坝随时都可能出现崩塌的危险。是政府组织干部和群众日夜值班,奋力排水,使我们的家园化险为夷。他们这种行为高尚吗?”

“高尚!”教室里的声音比首一次更高昂了。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几组词——抢时间、抢救、抢收、抢修、抢险……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爱的掌声。

看着若有所悟的孩子们,我笑了——为袁又长大了许多的学生们。

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我”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一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标记 纠错
33.

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

标记 纠错
34.

如何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标记 纠错
35.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标记 纠错
36.

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问答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