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6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6

卷面总分:26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26题 练习次数:47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 A. 行为矫正
  • B. 学会适应
  • C. 寻求发展
  • D. 克服障碍
标记 纠错
2.

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 A. 单向性
  • B. 双向性
  • C. 多向性
  • D. 成员性
标记 纠错
3.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标记 纠错
4.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A. 六三制
  • B. 双轨制
  • C. 分支型
  • D. 五四制
标记 纠错
5.

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年。

  • A.
  • B.
  • C.
  • D. 十二
标记 纠错
6.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 A. 导向性原则
  • B. 疏导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标记 纠错
7.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 A. 有影响
  • B. 没有影响
  • C. 几乎没有影响
  • D. 有实质性影响
标记 纠错
8.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 选择性
  • B. 整体性
  • C. 理解性
  • D. 恒常性
标记 纠错
9.

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

  • A. 上位学习
  • B. 下位学习
  • C. 符号学习
  • D. 并列结合学习
标记 纠错
10.

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 A. 教师角色认知
  • B. 教师角色体验
  • C. 教师角色期待
  • D.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标记 纠错
11.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 A. 维持动机作用
  • B. 促进和维持功能
  • C. 思想教育作用
  • D. 培养纪律功能
标记 纠错
12.

研究表明,小学(  )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

  • A.
  • B.
  • C.
  • D.
标记 纠错
13.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 A. 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 B. 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 C. 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 D. 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标记 纠错
14.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 A. 常规管理
  • B. 平行管理
  • C. 民主管理
  • D. 目标管理
标记 纠错
15.

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

  • A. 负迁移
  • B. 纵向迁移
  • C. 横向迁移
  • D. 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标记 纠错
16.

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 B. 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 C. 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 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标记 纠错
17.

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  )。

  • A. 马上用热水袋热敷
  • B. 马上揉搓患处
  • C. 马上用冷水浸泡
  • D. 什么也不做
标记 纠错
18.

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

  • A. 倾听心事
  • B. 端正态度
  • C. 情绪疏导
  • D. 侮辱打骂
标记 纠错
19.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 A. 中国
  • B. 日本
  • C. 新加坡
  • D. 德国
标记 纠错
20.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 启发性原则
  • B. 直观性原则
  • C. 巩固性原则
  • D. 系统性原则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6题,共6分)
21.

简述在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标记 纠错
22.

简述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标记 纠错
23.

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标记 纠错
24.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晏子使楚》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我们看第一行有一个词:侮辱。同学们,这个词不但要读准,它也是我们课文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词。那么你们知道,“侮辱”是什么意思吗?生:侮辱就是羞辱,就是使对方难堪。师:非常好!那么在这篇课文中,是谁想羞辱谁呢?生:是楚王想羞辱晏子。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但是有一些词,它可能和我们平时习惯的用法不一样。同学们,你们看,在最后一行有一个词:笑嘻嘻,平时我们说“笑嘻嘻”是用在什么情况下?生:我很高兴的时候才会“笑嘻嘻”。师: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你结合到那个句子中读一读,请打开最后一页,在最上面的一行,找到那个句子了吗?谁来读一下?生: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师:那么在这个句子中,“笑嘻嘻”还是我们那个高兴的笑吗?笑得那么单纯吗?生:我认为不是了,他是那种得意的感觉,他有意想侮辱晏子。所以他正好看到有这样的犯人是齐国的人,所以说他很得意。师:噢!这种“笑嘻嘻”透着一种得意。生:这种笑嘻嘻应该是嘲笑。师:对,还有一种嘲讽的意味。还有吗?生:讽刺的意味有一点。师:对,是一种讽刺,是一种不怀好意。同学们,当我们把这些词的意思理解了,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课文了。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一遍。

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20分)

标记 纠错
2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卷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

问题: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20分)

标记 纠错
26.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10分)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问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