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A为基础工程,施工中发现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障碍物导致工作A暂停施工0.5个月,施工单位机械闲置损失12万元,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申请。
事件2:由于建设单位订购的工程设备未按合同约定时间进场,使工作J推迟2个月开始,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6万元,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索赔,要求工程延期2个月,补偿费用6万元。
事件3:事件2发生后,建设单位要求工程仍按原计划工期完工,为此,施工单位决定采取赶工措施,经确认,相关工作赶工费率及可缩短时间见表5-1。
1 、指出图5-1所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及工作E、M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 、针对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3 、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4 、针对事件3,为使赶工费用最少,应选哪几项工作进行压缩?说明理由,需要增加赶工费多少万元?
关键线路B→D→I→K→L→N→Q、B→D→G→J→L→N→Q。
E的总时差为1个月,自由时差为1个月。
M的总时差为4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
施工中发现文物和地下障碍物时,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但是由于A工作有1个月的总时差,所以A停工0.5个月不影响总工期,所以工程延期为0月,可以索赔施工单位机械闲置损失12万元。
由于工程设备是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损失,顺延延误的工期。J工作是关键工作,所以应批准工程延期2个月,费用补偿6万元。
(1)L、N、Q为关键工作,由于N工作的赶工费率最低,故第1次调整应缩短关键工作N的持续时间1.5个月,增加赶工费1.5×10=15万元,压缩总工期1.5个月。
(2)调整后L、N、Q仍然为关键工作,在可压缩的关键工作中,由于L工作的赶工费率最低,故第2次调整应缩短关键工作L的持续时间0.5个月,增加赶工费0.5×20=10万元,压缩总工期0.5个月。
(3)经过以上两次优调整,已达到缩短总工期2个月的目的,增加赶工费为:15+10=25万元。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