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某工程,甲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将开挖深度为5米的深基坑工程分包
某工程,甲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将开挖深度为5米的深基坑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乙施工单位编制的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报甲施工单位审批,甲施工单位认为该深基坑工程已超过一定规模,要求乙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并派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以论证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事件2: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需要进行修改。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中的意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立即组织实施。
事件3:监理人员在巡视中发现,主体混凝土结构表面存在严重蜂窝、麻面。经检测,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向甲施工单位签发了《工程暂停令》,要求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问题:
1.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3,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后续处理程序。
1.不妥之处一:乙施工单位编制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报甲施工单位审批。
正确做法:乙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后,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交由乙分包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再报甲单位审核签字。
不妥之处二:甲施工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正确做法:专家论证会应当由总包单位组织,也就是由甲施工单位组织。
不妥之处三:甲施工单位委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专家的身份参加论证会。
正确做法: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参建各方的人员可以参加专家论证会,但不得以专家的身份参加。
2.不妥之处: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中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立即组织实施。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经论证不通过的,施工总包单位修改后应当按规定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3.(1)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方案并签署意见;
(2)施工单位处理,监理机构跟踪检查,验收处理结果;
(3)施工单位报送工程复工报审表及有关资料;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
(4)建设单位批准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复工令;
(5)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6)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解析
1.不妥之处一:乙施工单位编制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报甲施工单位审批。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乙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甲施工单位审批。
不妥之处二:甲施工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经甲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由甲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处三:甲施工单位委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专家的身份参加论证会。
正确做法: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参建各方的人员可以参加专家论证会,但不得以专家的身份参加。论证专家应从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
2.不妥之处: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中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立即组织实施。
正确做法: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乙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3. (1)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
(2) 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3) 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复工令》;
(4) 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并将完整的质量事故记录整理归档。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