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背景资料:某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其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
背景资料:某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其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5—2所示,该计划已过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问题】
1.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多少?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哪些施工过程应该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为什么?
2.当该计划执行7个月以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过程C和施工过程D已经完成,而施工过程E将会拖后2个月。此时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是否会影响总工期?为什么?
3.若实际进度确实影响到总工期,为了保证总工期不延长,应该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现拟组织施工过程H、I、J、K进行流水施工。各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段及其流水节拍见表5-1。
按原进度计划中的逻辑关系,组织施工过程H、I、J、K进行流水施工的方案有哪些?试比较各方案的流水施工工期,并且判断调整后的计划是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
4.若压缩某些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工期不延长。各施工过程的直接费率以及最短持续时间见表5-2。
在不改变各施工过程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原进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是什么?请讲明原因。此时直接费将增加多少?
1.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Te=25个月,其计算过程如图5—3所示。 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⑥→⑦→⑨,关键工作为A、E、H、I、K。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应该将A、E、H、I、K等施工过程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因为它们是关键工作,时差都为零。
2.当该计划执行7个月以后,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施工过程E将会拖后两个月,此时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将会影响总工期2个月,因为E是关键工作。
3.为了保证总工期不延长,当采用流水施工组织方式赶工时,可以考虑以下的调整
方案:
(1)组织H、I、J、K进行流水施工;
(2)组织H、I进行流水施工;
(3)组织H、I、K的流水施工;
(4)组织H、I、J的流水施工。现分述如下。
方案1:组织H、I、J、K四项工作进行流水施工。
由于各项工作(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而且每项工作在各个施工段中的流水节拍也不完全相等,所以只能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
②计算H、I、J、K流水施工的施工工期(注意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工期需要按两条路线H→I→J和H→I→K分别计算。
THIJ=(4+2)+(2+1+2)=11(月)
THIK=(4+1)+(2+3+1)=11(月)
③计算总工期。
因为按E工作拖后两个月考虑,则E工作的完成时间为7+2=9,即第9个月末完成,所以H工作的开始时间也是第9个月末。
能满足要求。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5—4所示。
方案2:组织H、I两项工作(施工过程)进行流水施工。
其流水施工图如图5—5所示。
比较以上4个流水施工方案,如表5—4所示。
4.若压缩某些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问,对原计划进行调整,则:
(1)最优调整方案为:①压缩K一个月,增加直接费4.0万元,此时形成两条关键路线;②压缩I一个月,增加直接费4.5万元。
(2)共压缩2个月可以满足工期不延长的要求,共增加直接费=4.0+4.5=8.5(万元)。
因为增加的直接费最少,所以采取本调整方案。
如果采用另一个方案,则:①先压缩K一个月,J也成为关键工作;②再压缩J、K各一个月。这样可满足要求,但增加的直接费=2×4.0+3.5=11.5(万元),比最优方案高。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