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了施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试验室资料,内容包括:试验室资质等级,试验人员资格证书。
监理员组织审查后认为报送的资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
事件2: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即准备用于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后立即给予制止并要求报验。检验结果表明这批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支付该批材料检验费用,建设单位拒绝支付。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的检查、复核,包括: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施工平面控制网。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工作后,填写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事件5:总监理工程师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分部工程验收,确定的验收标准为:所含分项工程均应检验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问题:
1.事件1做法是否妥当,项目监理机构对试验室的审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分别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置这批材料?
3.指出事件3中专业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的检查、复核内容是否齐全,如果不全请补充。
4.事件4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事件5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1.主要考核考生对试验室审查资料的掌握程度。
事件1中,试验室审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查,补充的内容有:
(1)试验室的试验范围;(2)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3)试验室管理制度。
2.事件2中:
(1)施工单位不妥之处:未报验建设单位采购的进场材料即开始使用;
理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使用前,由施工单位负责检验。
(2)建设单位不妥之处:拒绝支付材料检验费用;
理由:检验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3)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置:应要求将这批材料撤出施工现场。
3.事件3中:
不全,还应当包括: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及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4.事件4中:
(1)总监理工程师未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不妥。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并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
(2)建设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建设单位收到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应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并备案后方可使用该工程。
5.事件5中,不妥之处有2个,第一个为总监理工程师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分部工程验收不妥,应当由总监组织;
第二个不妥之处为验收标准不全,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