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8岁。腰背疼痛半年,3小时前弯腰后感胸痛不止,急诊入院。X线胸片显示右侧第七、八肋骨骨折,并见骨质疏松,有圆形凿孔样溶骨性改变。8年前曾做过卵巢囊肿切除手术。
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骨疼,骨折,X线片见骨质疏松,有圆形凿孔样溶骨性改变,应首先考虑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象示骨髓瘤细胞计数占有核细胞总数的10%~15%以上,出现比浆细胞大的瘤细胞、桑葚细胞、葡萄状细胞和含嗜酸球状包涵体的特殊骨髓瘤细胞,则可以明确诊断。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也可见于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和重链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般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Russel小体即嗜酸球状包涵体,是骨髓瘤细胞特有的标志之一。Auer小体即棒状小体,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ǒhle小体是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时见到。Cabot环和Howell-Jolly小体(染色质小体)只能在红细胞内出现,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有关。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时红细胞呈缗钱状,球蛋白增多,因此,血沉应加快而不是减慢。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型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男性,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8×10/L,血小板20×10
/L,WBC1.5×10
/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应考虑为
女性,20岁。因泌尿系感染,一年来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近一周来发热,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白细胞2.5×10/L,血小板30×10
/L,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为极度减低,应诊断为
典型再障的骨髓象重要标志是
下列哪种贫血,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再生障碍危象早期骨髓检查的特征是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见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大多呈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