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0.5km 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 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事件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1)由于客观原因施工中断3 小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施工缝其处理方法是将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布置基准线钢丝→摊铺→碾压→(C)→养护→(D)。
事件2: 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单位计划在面层施工中采用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1)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检验、调试施工设备、架设基准线等。(2)每日施工结束设置横向施工缝,且设置在缩缝处和胀缝处。其胀缝构造示意图如下:
事件3: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8,即采购回来的1 立方米片石只能砌筑0.8 立方米M7.5浆砌实体。
【问题及答案】:
1.指出事件1 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2.补充事件1 中C、D 工序名称。
3.写出事件2 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名称以及胀缝构造示意图中A、B 名称。
4.胀缝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5.事件3 中,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答:“横向施工缝处理方法”错误。正确做法:( 1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髙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等,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 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3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4 )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清理干净;( 5 )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
2.答:C—质检,D—自检验收。
3.答:滑模摊铺技术。A—传力杆,B—胀缝板。
4.答:前置钢筋支架法。
5.答:一侧加固土路肩的面积:(75+120)×30×0.5=2925cm2采购的片石总量:(2925/10000×2×60500)/0.8=44240. 63m3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为多样。因此,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险种也较多。主要包括()。
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某建筑公司承建一项工程,作为施工单位,按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某建筑公司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承保的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