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某市工读学校甲班中,学生都是曾有过打群架、抢夺钱物、小

案例:

某市工读学校甲班中,学生都是曾有过打群架、抢夺钱物、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的“问题”青少年。工读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对甲班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差,在原来学校都被看做是“差生”,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讨厌的对象。这些学生有江湖习气,在自己的圈内很讲哥们义气。工读学校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繁多,有些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学校一再强调要树立老师的“权威”,经常惩罚学生,学生抵触情绪很大。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有人经常自嘲“我们就是社会的垃圾”,也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的弃儿”。

社会工作者在评估了甲班学生的问题后,决定运用抗逆力理论开展服务以改变学生的现状。

问题:

依据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基本步骤,结合案例,设计相应的策略。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答案要点】

抗逆力的基本思想是个人或者家庭虽然面临比正常情况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但能够很好地适应所面临的危机状态,并达到比预想结果更积极的发展状态。它侧重于对服务对象的“保护性因素”的挖掘。抗逆力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从构成要素上看,抗逆力由外部支特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部分组成。以下六个步骤是学校社会工作培养学生抗逆力的操作性环节。

1.

促进亲社会连接。富有良性人际关系的学生陷入危机与逆境的几率相对较少,身边的亲人与朋友正面因素为主,做人积极,等于在其周围建立了正向保护因子。一旦遭遇危机或挑战,环境中的保护因子能够为学生构筑一道安全屏障,帮助其缓冲,有利于促成抗逆力。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通过三个方面促进连接:一是积极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之间多接触、多交流,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建立健康的同辈关系;二是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社会工作,使孩子与父母在共同工作中加强连接;三是在教育、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增进信任,加强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可设计促进合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增加同学间的正向联系;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开学初、学期末等时间点,设计孩子能够参与的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技巧,促进师生沟通等。

2.

建立清晰、明确的界限。学校在制定纪律时要体现关怀,淡化惩罚;让学生参与学校纪律的制定,包括执行步骤与奖惩措施;将学生制定的纪律规范送到家长手中,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由于当前学校规章制度繁多,有些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学校一再强调树立老师的“权威”,经常惩罚学生,学生们的抵触情绪大,因此必须改善。

3.

教授生活技能。针对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差,有江湖习气,在自己的圈内讲哥们义气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加强教授学生技能,尤其是与人合作、冲突解决方法、抵制、决策、沟通、解决问题、自我决定、压力管理等,并引导学生真正领会、掌握和使用这些技能。同时,通过学生讨论和同辈活动将生活技能一一列出,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技能,成为自动化行动。可设计情绪管理小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小组、促进人际沟通小组等。

4.

提供关怀和支持。关怀和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该工读学校中的学生在原来班上被看做是“差生”,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讨厌的对象,多数学生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在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迅速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倾听学生的心声,多用鼓励性话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成功的,并为困境学生提供解决策略。例如“教师信箱”等。

5.

建立和表达高的期望。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拥有每个人都会成功的信念。强调合作,淡化竞争。教师通过关怀每个学生,表达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决不放弃任何学生,帮助学生获得优异成绩,鼓励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决不给学生贴标签,接纳每位学生的独特性。

6.

提供机会和促进参与。视学生为资源,提供对等的学习,提供学习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可以把环境监督、学校管理的项目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领导力培训。

总之,抗逆力的提升与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

【提示】本题考点是学校社会工作中抗逆力理论和方法,要对应抗逆力理论在学校社会工作操作化的六个步骤,在此基础上丰富具体服务设计。

更新时间:2021-10-26 00:3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关于仲裁员的条件,法律有明确规定。下列符合担任仲裁员的是( )。

  • A.小卢曾任审判员
  • B.小刘常年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
  • C.小王具有法律知识、在工会工作已满四年
  • D.小孙法律系毕业,从事律师已满两年
  • E.小海法律系毕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七年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适用竞业限制的人员为( )。

  • A.技术主管
  • B.保洁
  • C.后勤人员
  • D.高级管理人员
  • E.保安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 )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

  • A.社区志愿者服务
  • B.社区建设
  • C.社区治理服务
  • D.社会管理
  • E.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及时召开会员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下列属于社会团体的章程的必须明确的事项有( )

  • A.宗旨、业务范围
  • B.活动地域
  • C.场所使用权证明
  • D.章程草案
  • E.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收养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的特殊收养情况包括( )。

  • A.收养孤儿和残疾未成年人
  • B.收养继子女
  • C.收养特困人员
  • D.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
  • E.收养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1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收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

  • A.该公司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方式捐赠
  • B.该公司有权向慈善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 C.该公司由于捐赠的是物资,因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 D.慈善基金会应当根据捐赠协议约定,及时把捐赠物资转赠给学校
  • E.慈善基金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以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均等分割遗产的情形包括( )。

  • A.有些继承人在生活上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
  • B.某一继承人比其他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更多的扶养义务
  • C.存在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
  • D.各继承人之间的年龄差别很大
  • E.继承人协商同意不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面哪些情况下,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 A.对在半年内曾经接受过救助站救助的人员,救助站不应再提供救助
  • B.对救助期限已满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C.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D.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E.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妇女财产权益的具体内容包括( )。

  • A.妇女在土地征收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B.任何单位不得以怀孕等为由辞退女职工
  • C.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
  • D.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
  • E.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 )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 A.无劳动能力
  • B.无配偶
  • C.无生活来源
  • D.无子女
  • E.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