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会工作机构计划为街道辖区内的低保家庭提供社会救助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家庭在遭受意外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因而陷入困境;有的长期病患者家庭缺乏健康保障,引发很多情绪问题;
有的家庭怕被人看不起,不敢与邻里交往,不愿参加社区活动;有的家庭能力不足
,对未来没有信心;有的家庭想为社区做点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
针对低保家庭问题复杂多样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决定开展个案管理服务。
在重点分析了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和支持网络状况后,
社会工作者协助低保家庭了解本街道及周边地区各类服务资源分布情况,
并将这些资源与他们有机对接;为陷人情绪危机的服务对象提供临床干预;
为失能的服务对象持续开展身心健康和长期照顾等综合性服务;
为有多重问题的家庭开展转介和跨领域的服务。同时,注重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
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参与服务和运用资源的能力。
问题:
1.列出本案例中低保家庭的主要需求。
2.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个案管理的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低保家庭的主要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个案管理的以下特点:
(1)它是一个过程,建立在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
(2)运用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知识,协助陷于危机之中的服务对象。
(3)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对复杂、具有多重问题以及失能的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的照顾。
(4)通过临床干预来减缓因为疾病和失能所带来的情绪问题。
(5)注重运用社会工作的转介和倡导技巧,是一种跨领域的服务传输方法。
(6)所服务的目标人群需要各种社区服务或长期照顾服务。
(7)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性能力和支持网络加以评估,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
(8)肯定服务对象自决、个人价值和尊严,以及参与决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小王告诉督导老张,她面对老年人信心不足,时常不知如何沟通交流,感到压力很大。在认真听完小王的诉说后,老张说:“其实刚开始时,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像你一样的情况。我第一次上门探访老人时,一敲门就开始紧张,进门寒暄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和你一样不知所措,俗话说‘熟能生巧’,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心应手。我相信,你一定行的!”上述老张的做法运用的督导技巧有( )。
社会服务机构常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强调员工的共同参与,使员工对机构形成较强的归属感。下列做法中,符合该类型领导方式的有( )。
社会工作者老李运用“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析某社区的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问题,老李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
社会工作者小李运用社区策划模式的实践原则处理问题。依据该模式的实施策略,社会工作者小李在解决社区问题时,适宜的做法有( )。
社会工作者小马为残障人士开展了一个支持小组。为及时了解该小组的工作效果,小马为小组各阶段都设计了评估环节。从工作方法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属于小组评估的有( )。
社会工作者小余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一个八节次的情感探索小组。小组进展到第四节,小余观察到组员们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判断小组进入到转折阶段。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有(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小郑帮助一名辍学中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在结案阶段,小郑应采取的做法有( )。
在个案工作会谈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表达“专注”的身体语言有( )。
服务对象:“我觉得我已经尽力了,每天都花很长时间学习,但成绩还是老样子……”社会工作者:“刚才你说了自己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种种原因,也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我想知道你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有( )。
丽丽的丈夫经常因为琐事对她破口大骂,最后发展到动手打她,丽丽向所在地的社会工作者救助。针对上述家庭暴力现象,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措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