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
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小孩;
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
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
尽管居委会通过调节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后,提出建立“养狗自律会”的设想。
他们在居民区张贴拟成立“养狗自律会”的海报,发放宣传单,征求居民的意见;
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
两周后,“养狗自律会”正式成立,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
宣传员等分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
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
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
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
将答案对应相应的序号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以下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养狗扰民问题时,
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每一步都由居民商讨自行解决,
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最终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协调居民与居委会、
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相应的问题,
同时调解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注重挖掘社区里的资源,
培养社区骨干,“养狗自律会”即由社区居民骨干组成,同时利用社区居委会、
物业公司等社区组织的相关优势,共同修建相关设施,满足社区的需求。
2.
社会工作者小王告诉督导老张,她面对老年人信心不足,时常不知如何沟通交流,感到压力很大。在认真听完小王的诉说后,老张说:“其实刚开始时,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像你一样的情况。我第一次上门探访老人时,一敲门就开始紧张,进门寒暄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和你一样不知所措,俗话说‘熟能生巧’,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心应手。我相信,你一定行的!”上述老张的做法运用的督导技巧有( )。
社会服务机构常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强调员工的共同参与,使员工对机构形成较强的归属感。下列做法中,符合该类型领导方式的有( )。
社会工作者老李运用“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析某社区的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问题,老李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
社会工作者小李运用社区策划模式的实践原则处理问题。依据该模式的实施策略,社会工作者小李在解决社区问题时,适宜的做法有( )。
社会工作者小马为残障人士开展了一个支持小组。为及时了解该小组的工作效果,小马为小组各阶段都设计了评估环节。从工作方法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属于小组评估的有( )。
社会工作者小余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一个八节次的情感探索小组。小组进展到第四节,小余观察到组员们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判断小组进入到转折阶段。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有(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小郑帮助一名辍学中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在结案阶段,小郑应采取的做法有( )。
在个案工作会谈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表达“专注”的身体语言有( )。
服务对象:“我觉得我已经尽力了,每天都花很长时间学习,但成绩还是老样子……”社会工作者:“刚才你说了自己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种种原因,也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我想知道你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有( )。
丽丽的丈夫经常因为琐事对她破口大骂,最后发展到动手打她,丽丽向所在地的社会工作者救助。针对上述家庭暴力现象,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措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