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李某假释回到社区后,感到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面对几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境,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再来办理。李某为此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
李某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问题:
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1.社会工作者采取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对假释人员李某进行了心理矫正、情绪辅导、家庭关系调和、促进就业、帮困解难和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促使其适应社会。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了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其中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此案例中,A指假释后的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后再进行办理。B指李某假释后回到社区,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C指李某认为工作人员故意刁难,看不起他,十分生气,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真正引发李某情绪失控和行为不当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当李某了解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时,李某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设计了“儿童自助图书馆”项目,旨在促进困境儿童参与图书馆规范建设和借阅服务。该项目借助某网络公益平台发布信息,进行公益众筹。为了争取网民对项目的支持,社会工作者应着力做好的工作有( )。
社会工作者小孙准备为社会空巢老人开展一个互助小组,旨在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小组开展初期,为了对参加小组的老人进行需求评估,小孙宜采取的做法有( )
在一次单亲妈妈小组讨论中,组员小芳总是心不在焉,一直沉默不语,这时,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是( )
小陆在县城读书,高考结束后回到村里才知道自己家的房屋被洪水冲毁,母亲遇难,父亲因伤心过度而病倒,失去劳动能力。小陆无法承受这一切,整日神情恍惚。社会工作者小赵接案后,决定用个案管理方式开展服务。下列做法中,体现个案管理协调者角色的有( )。
关于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基本内涵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某老旧社区独居及空巢老人较多,为该社区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志愿者组建“老来乐小分队”,定期探访独居、空巢老人。上述行为属于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有( )
社会工作研究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统计资料。为了保证研究质量,社会工作者必须对这些统计资料进行审核。下列研究工作中,属于统计资料审核的有( )。
小组活动结束后,督导者老叶首先认真听取了社会工作者小刘对小组过程的介绍,分享了与组员讨论小组契约的经验,接着评估此次活动目标是否实现,最后指出了下次活动的注意事项。上述做法中,老叶运用的督导技巧有( )。
督导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具体而言,建立督导制度有助于( )。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聘请一名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机构督导者,聘用期满后,双方就督导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评估。下列评估中,可用于评估社会工作督导效果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