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2岁,民工。4天来发热,T 38~39℃,伴头痛、头晕及食欲不振。居住地卫生条件差,有老鼠。体检:T 38.9℃,P 100次/分,BP、R正常。神志清,面红。皮肤少量充血性皮疹。脾侧位可及。化验:血WBC 5.0×109/L。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外斐反应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
35岁女性,步行中后仰跌倒,右手掌撑地伤后1小时,右肩痛,不敢活动。检查:右肩方肩畸形,Dugas征(+)。
宾馆女服务员,35岁,半年前弯腰提物时突然腰痛,并向左侧臀部扩散,当时检查腰椎凸向右侧,腰活动困难,左侧腰骶部压痛,直腿抬高阳性,X线片见腰椎向右侧弯曲。
宾馆女服务员,35岁,半年前弯腰提物时突然腰痛,并向左侧臀部扩散,当时检查腰椎凸向右侧,腰活动困难,左侧腰骶部压痛,直腿抬高阳性,X线片见腰椎向右侧弯曲。
男,36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10年,大便成糊状,每日2~4次。近1周腹痛加重。体检:体温37.5℃,贫血貌,左下腹部轻压痛。X线检查示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状。
男,36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10年,大便成糊状,每日2~4次。近1周腹痛加重。体检:体温37.5℃,贫血貌,左下腹部轻压痛。X线检查示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状。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男性,20岁。发现左腕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伴疼痛,轻微撞击后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示:桡骨远端存在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病理性骨折,骨皮质"肥皂泡样改变"。
患者,男性,20岁。发现左腕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伴疼痛,轻微撞击后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示:桡骨远端存在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病理性骨折,骨皮质"肥皂泡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