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主治医师儿科主治332->常见先心病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常见先心病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 A.按时预防接种
  • B.积极防治感染
  • C.手术最适年龄多在学龄前
  • D.左向右分流型大多能根治,效果较好
  • E.合并心衰时慎用洋地黄,不能长时间用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E
本题解析:

对未经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可使心脏扩大,心室壁肥厚和纤维化,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力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病因所致心力衰竭相同。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阻滞剂,以改善心室重构过程,阻断被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通路。 并非慎用洋地黄,不能长时间用。

更新时间:2021-11-15 20:3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男,41岁,右季肋部砸伤1小时,面色苍白、烦躁、四肢湿冷、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压90/60mmHg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 B.心源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神经源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70岁,绞窄性肠梗阻4小时,发热寒战,体温39.8℃,血压85/50mmHg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 B.心源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神经源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最先印象疾病是

  • A.肺结核
  • B.右下肺炎
  • C.肺化脓症
  • D.恶性肿瘤
  • E.肺隔离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接诊后首选哪类药

  • A.氟美松
  • B.对乙酰氨基酚
  • C.头孢唑啉
  • D.青霉素+甲硝唑
  • E.丁胺卡那霉素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不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 A.胸部CT
  • B.血常规
  • C.痰涂片(革兰染色)
  • D.纤维支气管镜
  • E.痰细菌培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该病例的诊断为

  • A.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B.败血症
  • C.二尖瓣脱垂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括跃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该病例心脏超声检查何项表现对诊断最有意义

  • A.二尖瓣面积增大,闭合不佳
  • B.二尖瓣腱索断裂
  • C.二尖瓣反流
  • D.二尖瓣瓣膜有赘生物
  • E.M型超声见CD段呈吊床样改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上例患者心脏检查更为常见的体征是

  • A.出现的病理性杂音
  • B.早搏
  • C.房室传导阻滞的体征
  • D.原有病理性杂音强度增加二级以上
  • E.心动过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

  • A.出现的病理性杂音
  • B.早搏
  • C.房室传导阻滞的体征
  • D.原有病理性杂音强度增加二级以上
  • E.心动过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

  • A.二尖瓣面积增大,闭合不佳
  • B.二尖瓣腱索断裂
  • C.二尖瓣反流
  • D.二尖瓣瓣膜有赘生物
  • E.M型超声见CD段呈吊床样改变
查看答案